行医路上,一个坚守梦想的外科女孩
2016/6/13 医脉通

     愿所有将外科梦坚持下去的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致孤独的追梦者

     来源:医脉通;作者:杜若

     六月的沈阳在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变得分外清爽,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仿佛是为了宣泄前几日的憋闷。许久未码字,电脑里的word文件,除了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论文,提笔,竟不知道该从何写起。

     大雨过后的阳光洒进出租房,我懒懒的窝在椅子里,泡一杯绿茶,看着瘦小的茶叶在沸水里挣扎,翻转,最后渐渐舒展开来,感觉像极了自己,突然想不写些什么,也对不起自己那些时光吧。懵懵懂懂十几载,不敢故作老成妄称“岁月”,但也希望用一些文字来承载我的昔日的任性,执着,坚持,还有不为旁人认可的痴傻。

     该从何写起?来一个很俗的套路吧——你为什么学医?

     我若说因为看电视剧,因为追星,你信么?

     八年前,临近高考那半年,我迷上了《妙手仁心》,每天在晚自习后回家,偷偷打开电脑追剧,剧中的骨科女医生Sarah,扎着马尾,穿着衬衫,高跟鞋再披上白大衣的样子深深印在我心里,原来做医生,做外科女医生是这样帅气,以至于多年后踏入临床,我都在刻意模仿她的样子。高考后,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报了医学院校,却发现原来学医是那样枯燥,没有重点的重点,晦涩难懂的基础课,刺鼻难闻的标本,以及,我无法克服的晕血,是的,我晕血,清楚的记得第一次上操作课,看到小兔子的血流出来,一瞬间天旋地转,然后是自己落寞的蹲在教室外的角落缓了整整一个小时,那种晕眩恶心的不适才逐渐消失。

     我不适合学医——这是当年我给自己的定位。三年的基础理论课,几乎快把自己弄得崩溃,得过且过地过着三年,每天都在对着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感慨自己当年的幼稚。直到大四实习,走进医院,真真切切走进临床,才真正开始燃起兴趣。

     我记得因为晕血我不断上手术,挨个术间乱窜为自己“对症治疗”的样子;我记得因为自己是女生被带教老师冷落在一边默默粘一天化验单的样子;我记得在骨科实习一晚上急诊收了7个,最后自己晕台的样子,我记得第一次自己独立关腹那紧张到不知该如何拿器械的样子;我记得独立值夜班遇到醉酒的流氓威胁我,我吓得半死仍忍住不哭的样子;我记得被患者家属谩骂撕扯后我大哭的样子;我也记得自己考研坚持报外科时众人不解的样子,更记得深夜三点教室里只剩自己看书时落寞的样子......

     那是一种“孤独”,不合群的孤独,市级医院,外科没有女生,我每天没日没夜跟着值急诊,是个异类;为了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导师和专业,放弃离家近的院校选择沈阳,是个异类;考研过后每个人回家,我依旧泡在病房和手术室,是个异类;和中学同学聊天,说自己没空参加聚会,要么准备上考试,要么准备上手术,而诸多同学已结婚生子,我又是个异类。

     对于正常一个女孩而言,打扮、恋爱、婚姻、家庭都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对于很多女医生而言,是不幸的,因为太忙,她们没空打扮,没时间恋爱,没空陪家人。还记得研一时身边另一个外科女孩说过,现在都懒得涂一个唇彩,因为一想早会完就要带上帽子口罩上手术,想想都是浪费的。你说最近新出的电影影评不错,她说近期出院的那好几本病志还没办完;你说某牌子的裙子不错,她说穿裙子上班不方便;你说怎么给你介绍个男孩人家发微信你也不理,她说今天是一台十二胰还有一台麦氏,下台已经晚上九点半,实在不想理人了。

     多少次看着身边的女孩子光鲜亮丽的走过,看着自己一身破烂的洗手衣和不分性别的拖鞋,想想还有三台手术、两个病情交代、七八本出院病志,瞬间没了什么感觉。

     我们是那群傻傻坚持最初梦想的姑娘,在无影灯下翩翩起舞,我们无畏前方的阻碍和困难,我们坚强执着,愿在时光的打磨下,我们温和从容,愿所有坚持梦想的外科女孩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