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中的陋习应该抛弃
2016/9/11 健康泗州
坐月子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说法,指的是产妇在分娩后调理身体的一个过程,现代医学叫做产后保健。在怀孕期间和分娩之后,女人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通过坐月子来进行调整。娩之后子宫回缩至产前大小一般需要 6 周,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完全修复也需要 6 周。因此,一个月的时间不足以让身体回到产前的状态。此外,要科学坐月子,坐月子不当易引起产褥感染、产褥出血、产后抑郁、产褥中暑等疾病。但是,“坐月子”中的某些陋习在很多新妈妈中仍在袭用,在一些郊区和农村,更有不少人仍将这些陈规陋习奉为至宝,严重影响了产妇产褥期身体的恢复。
陋习一、“产后不可见风”。 产妇身体较虚弱,易出汗,若室温过高,人体热量无法排出,易造成产褥期中暑,滋生细菌。并影响休息和情绪,对产后恢复不利。一些人把产后因抵抗力低下而得的所有疾病都称之为“受风”,而且把这种“风”与自然界的风混为一谈。在产妇房间里,常常是门窗紧闭,四周挂满帘子,室内闷热,空气污浊,以致产妇满身痱子,婴儿满头湿疹,还非常容易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实,室内清洁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无论对产妇还是新生宝宝都至关重要。房间的通风、充分的光照是十分必要的,母婴只要不置身于对流风中、避免直接吹风、通风时注意保暖是不会“受风”的。使用空调时,不能直吹、长时间吹,降温后应及时停止。此外,坐月子期间尽量穿长衣裤,避免受凉。
陋习二、“产后不能洗澡”。 产妇产后由于新陈代谢极为旺盛,产妇汗腺分泌活跃,加之溢乳和会阴部恶露的污染,如果不洗头洗澡,皮肤得不到清理,会导致细菌滋生,可能造成产褥感染,而产褥感染是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因此,产妇比任何人更需要清洁身体,勤换内衣。产后头几天可以用热水洗脸擦澡,一周后就可以洗头洗澡,只是不要洗盆浴,每次洗澡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就可以了。
陋习三、“产后不能刷牙”。
妊娠期以及分娩后一段时间雌激素水平上升,有的产妇会患上妊娠性牙龈炎,如果不刷牙会导致牙龈内细菌大量繁殖,可能导致口腔感染、牙龈萎缩以及牙齿松脱。饭后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里的食物,不及时清理掉很快会形成牙菌斑,菌斑中的细菌使残留的食物发酵产酸腐蚀损坏牙齿。产后必须正常漱口刷牙。只要用温水漱口、牙刷质地不要太硬,是不会损伤牙齿的。
陋习四、“产后不可早下床”。 坐月子期间缺乏活动不利于盆底肌复原到产前状态,而久卧在床最极端的后果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突然起身的话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可能直接导致产妇猝死。产后早下地活动可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恶露排出,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和盆腔、肢体肌肉收缩力的恢复,减少因卧床不动而造成盆腔、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产妇于产后6小时就可以下地排尿,24小时后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进行洗漱等活动。只是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不要过长时间地站立、下蹲和过度用腹压就可以了。产后一周左右开始,还可酌情做一些产后保健操,以促进身体的全面恢复。
陋习五、“产后不需要早喂奶”。 乳房最初分泌的乳汁是富含抗体的初乳,量虽少,对宝宝增强抵抗力却极为重要。因此,喂奶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孩子一出生就让其吸吮乳头。早吸吮不但可以让宝宝吃到宝贵的初乳,还可以刺激乳头,促使乳腺尽早分泌足量的乳汁。早哺乳还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有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
陋习六、喝老母鸡汤催奶 母鸡体内含一定雌激素,产后如果过早过多喝母鸡汤,会增加血中雌激素作用,使催乳素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反而起不到催奶作用。对催乳而言,公鸡汤更有利于乳汁分泌,因为雄激素对抗雌激素作用,鱼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陋习七、坐月子期间不能吃盐 产妇在分娩头几天身体出很多汗,乳腺分泌很旺盛,易缺水、缺盐,完全不吃盐会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失衡。给产妇吃的食物中应适量放些盐,但不宜过多,摄入盐过多易增加肾脏负担。
陋习八、不能吃蔬菜水果 坐月子期间肠蠕动减缓,不吃水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的话,易导致产后便秘。最好不要吃寒性或太凉的水果,应从少量开始,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产妇经过了漫长的妊娠期和艰辛的分娩期,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科学的保养,以促进生殖器官和全身各系统尽快地恢复。而“坐月子”中的这些陈规陋习很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应该完全摒弃。
(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
黑塔镇卫生院(巩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泗州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