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之眼:醉啦!这窗外的美景
2016/6/14 云上文化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书画 | 收藏 | 人文 | 心赏 | 茶道 | 香道 | 花艺 | 养生

窗乃园林之眼,园中的苍山流水、琼花古木,一入窗中,便自成画幅。佳景借窗框飘然而至,雅趣于墙内外流动不止,空间中产生了一种隔而不阻的美妙气息,是窗户的通透,也是心性的通快。



明人计成在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提出『取景在借』的妙论,其借法多样:远、邻、仰、俯,各得真趣。而对于凭窗借景,他提到:『峭壁山者,靠壁理也。籍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业。理者向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真可得『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之畅然适意。





李渔亦推崇此说,认为『开窗莫妙于借景』,『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窗的功用,原本只是采光与通风,但在古人的闲情凭寄之下,它成为文人造园鸿篇上的点睛之笔,让园景更加通透灵秀,并成为一幅幅天然画卷。而这画卷绝非静止,它在天工神笔之下,应时而变:日照月莹、风摇霜染、雨润雪掩、蜂舞蝶翩……每一幅,都是对闲适性情的赞颂。


先贤在每一个营建生活意境的细微处,都不忘将隐逸自然的闲情逸致,融入其中。人置身于诗意生活的字里行间,赋比兴,平常如虚日里的油盐醋。



漏窗借景,为何而美?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曾论:『美的对象之第一步需要间隔。图画的框、雕像的石座、堂宇的栏干台阶、剧台的帘幕、从窗眼窥青山一角、登高俯瞰黑夜幕罩的灯火街市,这些美的境界都是由各种间隔作用造成』。正是这种『间隔』,戏剧化地生成了一种美感形式,将平常事物变得可观。



小小漏窗,开设的不只是一个景观,更开启了我们欣赏世界的方式,通过它,万物可交流互通,气息并融。

而在窗内看景的你,
也自成一派风景了!
本文来源:文人空间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云上文化」编辑
转载请注明来源:云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投稿/咨询/交流 商务微信:549531965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上文化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