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会说话的人如何提高说话的技巧?
2015/8/1 管理技巧
交互设计师需要的技能太多,之前陆陆续续写了一些,但是如果要说一个关键技能,我认为是说话。这个也许是任何行业都要考虑的问题,作为设计师,尤其重要。
说话是一个基本技能,也是一个高端技能。甚至在我的设计认知世界里,这是最重要的技能。
首先,要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如果你是一个天生的演讲者,说话清清楚楚、轻重缓急、引人入胜,那真的是恭喜你,这是你的天赋,在设计的沟通道路上你是无往不利的。
但是,以我个人拙见,不少中国设计师是内向的人。关于内向这个话题,我最喜欢的研究来自Susan Cain,她对内向人群的研究非常精彩。她认为世界上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内向的人。如果按照职场的定义、中国的教育方式、以及中国设计师的特点,我感觉内向的人比重更大。
很多内向的人在职场生存,心里都或多或少感知,内向不是一个好事,应该成为外向的人,这样才能在业界有锋芒毕露、出类拔萃的机会。但是Cain提出,内向的人也应该理解和珍惜内向的价值,并在内向和外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Cain提出内向的人也不乏领导者,例如甘地。
Cain是一个内向的人,她为了宣传她的理念,花了一年时间来练习自己的公众演讲能力,她的TED演讲不输于任何展现力强的外向者。(大家可以在http://www.ted.com搜索Susan Cain,演讲题目为The power of introverts)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
从小就不太喜欢在公众场合讲话,喜欢把内容写成文章表达。记得读书的时候,作文写的好,就上台念自己的作文,心跳的砰砰的,紧张得不行。和家人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比较喜欢听,而不是讲话。这个习惯到现在都没有变。每天回家,听老婆讲她公司的事情或者八卦,都是安静地听,很少打断。
但是选择了交互设计这个行业,不能说话是不行的。到美国读书的时候,经常有需要上课堂讲台讲课程思考和作业,我每次都会做好漂亮的PPT,然后上台发呆。后来没有办法,就盯着台下熟识的同学把内容讲完,常常眼神飘离的厉害。工作就更需要说话了,设计案的思路必须在任何场合给同事或者客户描述的一清二楚,才能完成设计展现这个环节。换工作onsite面试,设计作品集准备得再好,你见到公司的面试官,说话不好也肯定不行。
特别是交互设计师,本来就没有视觉设计的精专技能,也没有商业人士的市场嗅觉,更没有工程师强大的编程能力,所以别人判断你,大部分渠道来自你的说话。
但是,我不想也不能改变自己。我一直认为,在设计工作中:
孤独、安静、内心的平静,是创意最关键的阶段。
大部分我满意的设计方案,都是在我完全沉入自己的世界安静下来后,才完成的。
但是怎么解决不能像外向者一样有效的说话这个问题?我有我的笨办法。
1,了解说话的内容、效率、你说话的方式
一段话说出来,信息量、效率、语速是基本面。信息量代表你传达内容的总和,效率代表你能用一定语言表达丰富内容的能力,语速是你的个人习惯。
例如我,是四川人,天生说话语速快的不行。单位时间讲的内容非常多,很容易造成别人听不全。这个时候我的信息传达就有问题,没有让听众听的全面有效。
例如给产品方讲一个设计方案,有10个设计点,因为讲的太快,只有一半被产品方理解,那讲解的效果肯定没有慢慢地阐述所有10个点来得有效。
我记得在腾讯时,我的上级昆仑每次给我提意见,都是“说话慢点,不要急”。
我现在的演讲,每次开始前,我都告诉自己,慢慢的,不要急。
反而在用英语讲话的时候我会好一些。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所以我的表达效率偏低,一段话内的有价值内容相对少,所以配合我较快的语速,表达的内容总量刚刚好。所以我在做英语演讲和工作交流的时候,就不会刻意放慢语速。
简单来说,就是理解说话的基本方式和逻辑,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调整,以达到好的说话效果。
2,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原来小时候读书,老师让我们抑扬顿挫地读文章,是有道理的。一整块的有价值内容,你讲出来,只是做到了输出。更重要的是,你要清晰让听众能听得懂,听的有效率。
说话的停顿和节奏是关键。
讲设计方案的时候,是一个纯理念和思考输出的过程。听众有时是单纯被动接受信息的。这个时候要留给听众理解、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设计师也许要思考很久才能成型,怎么能指望听众在不停顿地接受中就能马上领悟呢?
这个和讲故事是一个道理。讲到关键的时候,停一下,让听众开始想象和思考,然后再跟进补充情节,让听众代入这个故事中,一步一步听到故事的高潮和亮点,听众才会大呼过瘾。
当然,停顿是需要长期的沟通来锻炼的,而且对不同的听众群体也应该细分。如果你总是讲一句话,停10秒,然后再讲,听众会奔溃的。
把握节奏是把故事讲得峰回路转的精髓,是对应说话一种更好的技巧。当你在讲解设计方案的时候,你发现听众有困惑或者不信任时,你把关键的核心价值点蜂拥而至地讲过去,打消听众的顾虑;当听众吸收一些信息并满足时,缓下来,让听众可以记住并去想你刚才传递的内容。
友情提示一些时间的节奏:
- 1秒:正常聊天的停顿、偶然的眨眼。
- 10秒:小单位任务完成时间、复杂任务的一小步。
- 100秒:突发情况你做出关键判断的时间。
3,感染力
要做一个有感染力的人,特别是设计师。我们不需要一板一眼地论证什么理论,或者说设计本来就是一个灵活飘渺没有太多真实可靠理论的学问。设计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需要带动听众的情绪。
如果你做一个演讲,或者一个设计分享,发现听众大多开始低头玩手机,表明这个时候你讲的内容没有吸引力,或者你讲的听众听不懂。这个时候,你需要快进或者跳过现在这块内容。设计师需要永远把握听众的焦点,不能失去他们的注意力。
大多优秀的演讲者,都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让大家有喜有悲。一方面演讲的乐趣和兴趣陡增,一方面演讲者完整把握了听众的情绪,更容易让听众代入感情,以充分接受演讲者想传输的内容和目的。
所以,设计师应该是一个有感染力的人。不是说需要学会讲相声,但是至少要学会讲笑话、讲故事。
如果你把产品设计想为一种语言,你的产品发布后,用户使用,就像在听你说话。那么,你除了保证他们能听清楚、听懂,能不能也同时掌握他们的情绪和感情呢?
这个往上了说,就是营造共感、创建感情绑定。这些都是设计师进阶需要掌握的技能。
4,细节与气质
任何沟通场合,不得不谈到气质。气质对你在真实世界的交流影响力巨大。你给别人带来的感觉总是早于你实际表现你能力之前的。
一句老话:You only get one chance to make a first impression.
你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是你气质的一部分,也是你语言交流的一部分。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忽略这些点:
1,你的手势。
2,你的微笑。
3,你的眼神。
4,你的头发。
5,你的衣角。
6,你的站姿。
……
这些都和你实际说话的影响一样重要。有了这些基础,你才能用你的内在和灵魂去说明一切。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看过不少TED视频,Shawn Achor是我看过最优秀的演讲者。他演讲时,每个动作细节的到位、每个停顿微笑的展望,堪称教科书经典。我觉得他不像很多明星演讲者那样遥不可及的出色,但是绝对是我们每一个设计师演讲的学习标杆。(大家可以在http://www.ted.com搜索Shawn Achor,演讲题目为The happy secret to better work)
5,练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的有道理。
任何讲话的天赋者,在一定场合的讲话都需要练习。乔布斯做产品演示都要排练,何况我们普通人?
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 找一个安静的房间。
- 有一面大的镜子。
- 把演讲资料放一边,对着镜子开始你的演讲。
- 观察自己的表情、动作。
- 听自己语言的停顿和节奏。
- 听自己讲的内容,思考是否能说服自己。
- 重复一直到你认为是一个满意的演讲。
一个好的演讲,应该是不会有一次结巴或者尴尬。这个其实很难。练习可以帮助你克服。
6,例子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来讲好的说话者。
第一个例子讲个人语言魅力。
Thomas,我们习惯叫托哥。他说话的时候总是给人很沉稳的感觉,让听者在再大的压力下也不会太心慌,这个是给我最深的印象。托哥在大的设计展演讲中,也是我听过讲的最有气度、且现场把控能力最好的一位。
第二个例子讲个人思考魅力的语言风格。
Paul,我们习惯叫标叔。他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敏锐的思考能力、以及多年来QQ的设计主导者经验,他讲话总是带着浓浓的哲学思考意味。记得有一次标叔在CDC交互分享会,讲自己对设计的思考,黑黑的Keynote每页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却被标叔讲的生活深刻。每次工作有问题,跑去问标叔,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帮助和指导。
大家如果有幸能与托哥和标叔聊天,可以多学习他们说话的风格。

精品微信公众号推荐!值得关注!
股票早内参:topqcq
最及时的股票早盘内参信息都在这里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股市观察:tvbobao
聚焦中国股票资本市场,股票投资观察分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财富大管家:wealthtop
你的私人财富管家,做你财富增值的好朋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技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