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下行管理好还是上行管理好?
2016/2/15 管理技巧

     最近我总在想一个问题:是下行管理好,还是上行管理好?说直白点就是:上级站在下级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采取行动好,还是下级站在上级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采取行动好?

     这个问题的起因是一位朋友提及他们公司目前遇到的困境:同时出现了下行管理和上行管理二种情况。

     “下行管理”的情况是这样的:CEO做VP的事,VP做Director的事,Director做Manager的事,Manager做Supervisor的事,Supervisor做Staff的事。这种现象存在于总部及下属一些公司中,比如:

     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工资必须批到CEO,即使在预算范围内,即使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工程师也不例外。

     VP每周必须亲自去客户那进行项目进展汇报,并接受客户的指责和抱怨。

     Director直接深入生产一线,加班加点解决质量问题。

     Manager设计一线员工评估表,并进行每月考评。

     Supervisor收集汇总每天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造成这种上级领导做下级的事的原因也情有可原:

     这家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由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为一家有多个子公司和总部并存的集团性公司,很多伴随公司成长起来的领导没能快速适应这种情况,还保持着管理小公司的方式工作,习惯于深入关注或干涉下属工作。

     但公司的制度流程没能随着公司的扩张而升级,小公司的制度流程很简单,如果遇到问题了,领导只要带着去做,肯定可以攻克难关。公司放大以后,制度流程也被放大,其中的断点和漏洞就开始突显,领导们却希望用同样的方法去弥补制度流程上的不足。

     而且在小公司习惯于亲力亲为惯的领导,面对新出现的局面,不放心把事务放手给新加入的同事去做,害怕这种放权会使得公司的发展偏离原先的轨道。同时领导们担心自主权就不能掌控下属们的动态,会让领导有种不安全感,或者降低存在感。

     这种情况就像把小孩的帽子戴在一位成年人的头上,无法顾及头部所有区域,一个不小心还容易掉落。这家公司的下行管理方式正像这顶小帽子,强行扣在越长越大的集团公司“头上”,然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公司混乱”,公司自上而下都觉得公司太乱,怎么个乱法?就是遇到问题先想着把责任推干净,因为没有制度流程的指引和约束,谁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合适,加上领导们肯定会插手,下属们不敢轻意作决定,也不敢放手去做,所以就相互推诿,等着领导来解决。大家最常说的话就是“这事得问一下某领导”或者“这事是某领导说的”等等,可想而知,一个凡事靠“领导”给方案、定决策的公司怎么能不混乱?

     公司混乱带来更多的连锁反应:氛围很消极负面,员工做得不开心,离职率高,不断招聘新人,新人不熟悉相关技术,加上没有完善的制度流程和系统的支持,大家做事都凭着感觉走,或者看着领导走,然后不断出现质量问题、交货问题、服务问题等,员工们感觉压力山大,承压能力弱的员工就选择离开。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听到这,我不禁问朋友:管理层难道没有解决办法么?

     朋友说:有,但解决方法非常简单,一是招人换人,二是推诿争执,三是批评指责。

     发现某岗位的员工或者某项工作出现问题,立即想方设法招聘新人或者换个人来做,期待新换上的人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现问题,先找别人的责任,想办法将自己撇清,吵架没关系,大家都会说是对事不对人,只要能将责任都推给别人即可,吵完之后再来谈怎么解决。

     还有就是这家公司只注重批评,不注重表扬。一出现问题,整个集团的人都会知道,搞得所有问题都很严重似的,所有人都很关注一样。表面上看是信息公开透明,实际上是大家都希望用其他公司/部门/人的错误掩盖自己的问题,最好能将自己衬托得业绩非凡。

     我又忍不住对朋友说:下行管理肯定不对,上行管理应该不错啊。

     朋友苦笑地介绍了他所在的子公司,就是采用了“上行管理”模式:总经理想着CEO、总监们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于是想方设法花费大把时间去影响领导们的决定;部门经理发现总经理没精力管他们,于是不得不站在总经理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然后主管就得花大部分时间帮部门经理做事。

     结果是:厂长直接被换掉;部门经理接连离职;主管叫苦连天,有机会升职的主管拒绝升职。

     仔细分析发现:原来站在上级的立场思考问题是不错,但是把脚穿进领导的鞋里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首先下属试图影响上级的想法或决策,就像很多人提倡的“管理上级”那样,实质上真正能影响上级的下属凤毛麟角,像魏征这样的下属有几个?不是他本事大,而是他命好遇到了唐太宗。就像这位朋友所在子公司的总经理,他提倡的“上行管理”的方法不但把自己赔了进去,更养成了下属随时可以挑战他的习惯,有时候开会,部门经理直接反驳他的言辞,推翻他的决定。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他对公司的业务和技术不熟悉,软弱无能,这也是集团总部换掉他的理由。

     其次来看一下部门经理,按说部门经理权力变大应该高兴啊,为什么要离职呢?究其原因:压力太大。所有部门经理都反应:管好一个部门已经不容易了,还要分担总经理的工作,常态加班,身理和心理都不堪重负。部门经理最大的感觉就是“救火”,一会帮上级救,一会帮下属救,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更不要说展示出什么好的成效了。

     再说说主管,问题就更大了,帮领导做事,又没有实际的权力,力度太大,就会被说成越权,力度不够,就无法推进工作,被说成能力差。而且由于主管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帮领导做事,就造成了自己团队内部管理出现漏洞,员工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的在主管发现之前怎么糊弄过去,违规操作的现象屡禁不止,问题频发且重复。还有二种对主管比较致命的影响:主管经常站在领导的位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种人自我膨胀的厉害,觉得随时可以晋升,经常挑战自己的领导,还会和公司谈判要求加薪;另一种人是在现实中被不断打击,自信心被磨灭,然后自抱自弃,要么退出,要么混日子。

     而且无论是谁,站在上级领导的立场做事时,都会偏向自己的管辖范围,总是将自己的困难放大,将自己的优势缩小,为失败打下伏笔。不公平的呼声随处可见,矛盾冲突随时发生,根本就没有团队协作。

     接着朋友又和我探讨了很久,要想救这家集团公司,至少要采取以下几个行动:

     第一,把CEO换掉,因为这家集团公司之所以这么乱,CEO负有最大的责任,俗话说“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在物色新的CEO时必须注意要有一个经验:管理过高速成长类集团公司。

     第二,建立适合公司特点的战略目标。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地把公司搞成五百强,只有适合公司特点和现状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说得直白点:现实是什么样,就做到什么程度,不要期望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可以制订三年五年规划,一步一步推进公司战略目标。

     第三,找家专业的咨询公司,为公司进行诊断,对组织架构和职责进行清晰地定义。然后让各部门、职能模块的管理层都清楚地了解这些定义,并执行到位。

     第四,全公司推行沟通激励制度,从积极正面的方向引导员工,鼓励员工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和发展中。并且公司全体管理层都要统一认识:激励不是涨工资加福利,而是需要每一位管理者都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员工,要学会称赞表扬他人,把抱怨指责烂在肚子里。

     第五,给管理层进行管理类的专业培训,像“非人”、“非财”等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类管理知识,强制学习。这样做更重要的作用是:让管理层能用相同的语言进行对话,站在同样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同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六,配套关键岗位优秀员工的留任政策,无论公司如何变化,这些核心人才必须留住。公司要进行大的变革,肯定会出现动荡,如何确保公司在动荡中存活下来?留住那些对公司起到关键作用的员工。不管以情留人还是以利留人,总之想方设法地留住他们,确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得到延续。

     第七,最最重要的一点教训:各司其职。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不要干涉太多别人的工作,管好自己的地界,先把自身的本职工作做好。自己穿自己的鞋子,好好走自己的路。

     作者:老马 来源:管理技巧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注“股市早盘点”,每日清晨,为您提供第一时间股市消息。让您充分了解股市行情,掌控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技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