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国!终于有人把农民、农村的管理问题说清楚了
2016/9/19 管理技巧

     内容来源:腾讯视频

     笔者:有人说,从袁家村看到了中国农村的楷模、中国农村的希望、中国农民的榜样、中国乡村的未来。你怎么看待袁家村的成功?

     郭占武:其实,很多人对袁家村的了解很有限,认为袁家村跟别的“小吃村”差不多。实际上,袁家村的成功是村干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典型,也充分说明了一个好的带头人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认清这点,对袁家村便会是另外一种看法。

     村支书是发展的核心。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时,我的精神可以传达到每个干部、每个作坊、每个村民。现在发展比较成熟了,村支书就主要负责村里的发展方向和村干部队伍的管理,对于村里的企业,我们已经开始推向市场。

     讲到袁家村这些年的成功,我认为乡村旅游确实是我们探索的一条成功途径,但并不是袁家村发展的核心,也不是最终目的。

     要打造百年袁家村,核心在于产业的发展。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关中民俗旅游,到发展乡村度假游,再到现在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链。

     一步一个脚印,袁家村都是在不停地探索,由村干部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因为村干部没有商业目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村民共同致富、持续致富,所以袁家村的运作方式和其他乡村有很大不同。我们就是希望让农民挣钱,让产业发展更久远。应该说,中国乡村中,充分了解农民和农村,将旅游产业与农民融合得最好的,袁家村算其中之一。

     至于说在袁家村看到了中国农民的榜样,的确,我们的村民也称得上是新时期的村民。为了把产业持续下去,我们把教育农民放到了第一位,成立了农民学校,并专门设有“明理堂”,由德高望重者主持,村干部、村民和商户代表参加,谁有问题都可以上明理堂,讲明道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乡村的一个创举。现在大家都齐心协力,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村子的发展。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打造平台,让更多的人把袁家村当家,自觉维护这个家的繁荣。通过搭建农民创业平台,袁家村里家家有生意,人人能就业;而通过优势项目股份化管理,大家入股享收益,又很好地平衡了收入差距问题。如今,不管是外来商户还是本地商户,大家都把袁家村当成“家”。

     我们的产业在带动就业和周边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发展方面也做出了贡献。现在常年有2000多人在袁家村打工,很多外来商户已在袁家村安家定居,袁家村旅游还带动周边和旅游沿线1万多位农民通过出售农副产品和提供服务增加收入。自己有钱赚,还能带动别人共同富裕,袁家村人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个胸襟。

     郭占武:袁家村的“旅游+”,“+”的核心是品质。不管是我们的小吃还是农副产品的供应,我们首先给游客保证的是品质。

     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的行业多达百种,但我们选择的“旅游+”的产业,一定是高品质的。比如现在我们引进的以民俗创意文化为核心的系列化、高端化、个性化产品,酒吧街、艺术街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袁家村的品质,我们要逐渐培养一些小品牌,跟着大品牌走出去。尽管这些产业现在可能赔本经营,但从长远来看,营造的这种文化氛围实际上是增加了乡村的造血功能,是一种大业态的完善。村里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袁家村的无形财富。

     笔者:袁家村的未来是如何规划的?有没有走出去的打算?

     郭占武:袁家村能走出去的只有两样东西:思路和经验。通过多年运营,袁家村可以说是将旅游产业与农村农民融合得最好的一个村子,我们有自己的发展经验,有专业的团队,不论是规划设计还是招商运营,袁家村已经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

     未来袁家村要做两件事:一是旅游发展,二是三产融合。我们现在在陕西做的是袁家村·关中印象,未来将把自己的思路和经验带到全国,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出更多袁家村印象。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国的游客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去找不一样的袁家村。

     在三产融合方面,我们将通过品牌带市场的方式,用三产带二产,二产带一产,致力于将袁家村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树品牌拓市场,通过袁家村这块金字招牌,带动更多小品牌走出去。

     笔者:你对未来乡村生活的憧憬是什么样的?

     郭占武: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似乎都在相对偏僻的地方,远离城市,而未来美好的乡村生活,首先一定是要方便,这需要通达的交通,完备的配套,比如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支撑。此外,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不可少,邻里之间关系和睦,相处融洽,生活丰富多彩。再就是产业的支撑,美好的乡村生活也必须有经济保障,要有产业支撑农民持续致富。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乡村发展一方面看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还得看精神文明。如果只注重物质文明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美丽乡村的魅力难以持久。

     以袁家村为例,村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无私奉献,坚持诚信为本,最终给游客呈现一个古朴典雅、诚实守信的美丽乡村的模本。在千篇一律的“小吃街”轰炸下,我们在做的就是用乡情和小吃留住“关中味道”,用匠心和诚信保障食品安全。

     这是一种民间的、自发的道德约束。多年来,捍卫食品安全是袁家村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每一道小吃,村民都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没有添加剂,所有原料统一由村里的作坊供应,不得私自外采,一旦发现,取消经营资格。久而久之,村民们都把食品安全当成坚守的底线,自律互律蔚然成风。大家把游客当自家人,在留住关中味道的同时,也守住了秦川乡情,对外打造了一张淳朴而精美的旅游名片。

     精神文明的内涵远不止于此,还包括诚信经营、彬彬有礼、孝敬老人等。在袁家村,游客还能体会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比如整洁的街道、热情的服务、悠闲的老人、诗意的民宿、小资的咖啡馆、古朴的书店等,惬意的乡村生活方式,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持久魅力。

     也就是说,乡村生活一定要有文化。袁家村惟德书屋的主人宰老师,原来是大学老师、报社记者,现在一家人在袁家村生活,楼上有几间客房,院子里可以品茗,有点微薄的收入。他喜欢读书、运动,享受田园生活,也帮助我们做些农民教育工作,这就是我们推崇的袁家村生活方式。我认为宰老师一家是袁家村未来发展的一个缩影,最终我们要做的是生活。如果像宰老师这样的文化人能在这里长期生活,那么所有农村问题都解决了,所有农户问题也都解决了。

     乡村的味道,家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文化的味道……那是一种难以拒绝的生活方式。

     (来源:中国旅游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技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