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阿嬤,卖菜52年捐出1000多万,惊动BBC,成为《时代》杂志百大英雄人物
2016/9/3 正能量

    

     文/小艺

     来源/艺非凡(efifan)

     本文经授权发布

     “舍得就是获得,

     捐钱不是伟大。”

     ···

     卖菜阿嬤

     凌晨3点,

     在台东中央市场的菜摊,

     65岁的阿嬤又忙着准备出摊了。

    

     13岁从母亲那里接手菜摊以来,

     阿嬤一卖就是52年,

     累计捐款超过1000万台币,

     连BBC都难以置信,

     称她为世界上“最不像、最朴实”的慈善家。

    

     她就是陈树菊,

     父母不是什么政要富贾,

     她也没有通过卖菜发家,

     而仅仅是起早贪黑、万千小菜贩中的一员。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

     相比于我们绝大多数人,

     她年少的生活可谓“悲惨”。

    

     年轻时的陈树菊

     上小学时,因为家里条件困难去不了好的医院,母亲难产而死,13岁的陈数菊选择辍学。

     为了哥哥能读完大学,为了弟弟妹妹能健康成长,她接手了母亲留下的菜摊,挑起了家里的重担。

    

     好不容易拉扯着过了几年,三弟却患上了严重的流感,虽然同学老师捐钱,但依旧凑不够转院台北的“巨款”,最终三弟病故。

     祸不单行,二弟又在一场车祸中死亡,回首起那段往事,她曾一度满腹心酸,痛恨老天的不公,并把所有的时间投入菜摊。

     但这样接二连三的打击太过沉重,她无法排解,最终信了佛教,借着信仰的力量放下痛苦与烦恼。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她意识到: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它只有在有需要的人手里才重要。

    

     为此她开始用心经营菜摊,

     对自己却相当克扣节俭,

     目的只有一个:攒钱做慈善。

     父亲对她的行为一度不解。

    

     凌晨3点打着哈欠

     她准时出现在菜摊,

     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

    

     一个人扛菜、分选、挑捡,

     她要赶在天亮之前,

     把最新鲜、优质的蔬菜摆在顾客面前。

    

    

     50元(台币)三把,

     经她精心挑选的蔬菜,

     从不缺斤短两、品质缩水,

     50多年来她也从没跟顾客红过脸。

    

     每天的餐食就是白米饭配面筋,

     最奢侈的就是买一瓶豆腐乳佐餐,

     “我对物质的欲望不高,

     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白天辛苦一天,

     晚上回到家,即使是冬天,

     她也洗冷水澡,

     就为了节约一点煤气、电钱。

    

     除了明天进货的菜钱,

     以及自己开销留下几十元,

     她把所有的钱都放进塑料袋,

     赚到钱就捐出去。

    

     50多年没有结婚,

     孤身一人的她

     就做了两件事:卖菜、捐款。

     她不太在意自己的身体

    

     实在撑不住了,

     就在菜摊上睡一会。

    

     仅有的一点休闲,

     是趁着客人少的时候,

     拿出书本看几眼,

     她说这是自己从小辍学留下的“情结”。

    

     为了服务好顾客,

     卖菜时她很少喝水上厕所,

     最终憋出了肾炎,

     住了12天院。

    

     几十年的重体力劳作下来,

     她的脊椎和脚都严重变形。

    

     由于没有好好地照顾,

     脚还发展成了蜂窝性组织炎,

     几乎成了一只空壳,

     阿嬤走路只能一拐一瘸。

    

     对自己心狠,

     但在做慈善这件事上,

     她却从来都是心软。

     1993年,她给当时的佛光学院捐了100万。

    

     1997年,她又捐了100万给母校小学,感恩当年学校对弟弟的帮助。

    

     台东偏远地区的阿尼色弗之家,长期收养肢体障碍儿童,但却一度经营不下去。

     陈树菊要捐款时,校长说给我5000块缓缓就够了,结果她给了100万。

     校长说:你给我100万,我怎么办。她却说:就按你的计划去做,你会帮助到孩子们的。

    

     为善不欲人知的她

     几十年都是低调地默默在做,

     2005年她又捐出450万

     为小学盖了座图书馆。

     明亮舒适的空间,

     每天都吸引大量的学生前来阅读,

     但孩子们不知道这背后

     是一个老阿嬤几十年

     栖身在狭窄阴暗的老市场卖菜兴学。

    

     直到被一家媒体敏锐地报道发掘

     人们才惊呼:

     原来在菜市场节俭卖菜的阿婆,

     竟然是这样一位爱心阿嬤。

    

     BBC的记者Cindy Sui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专程前往采访报道,他难以置信一个卖菜的阿婆竟然累计捐出1000多万,评价她为世界上“最不像、最朴实”的慈善家。

    

     2010年美国《富比士》杂志将其评选为亚洲慈善英雄人物。

     同年美国《时代》杂志将她选入最具影响力时代百大人物第8位。

     她还获得《读者文摘》第四届年度亚洲英雄奖。

     以及有亚洲诺贝尔之称的“麦格塞塞奖”。

     获得麦格塞塞奖后的5万美金,她第一时间捐给了医院。

    

     获时代杂志邀请,到美国领奖时,她并不知道这对她意味着什么,台东市长亲自上门请她,她说“不去,去了我的菜摊怎么办?”

     直到马英九亲自打来电话邀请,她才不好意思拒绝,但在办理去美国的材料时,她的手常年劳作已经严重弯曲,指纹也因为几十年挑菜被磨平,不能在材料上按下指印。

    

     领奖当天,

     口红是借了妹妹的,

     那件30多岁买的衣服,

     拉链已经坏掉拉不上,

     她只能敞着参加颁奖。

    

     之后几天,主办方邀请她游玩纽约和洛杉矶,她却没心思玩,转而跑到了超市研究美国的菜价和品质。

    

     她说这是自己从13岁以来,

     休息的最多的一次。

    

     回到台东后的第一天,

     又是凌晨3点,顾不得休息,

     她又跛着脚回到了分外想念的小市场里。

    

     她还是不喜欢暴露在镁光灯下,“每天全力以赴地放在菜摊生意上,才能尽可能地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对阿嬤来说,快乐并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慷慨地赠与。

    

     “每天晚上忙完,

     想到受帮助人绽开的笑容,

     由衷地感到心满意足,

     我的愿望就是:

     做到我死的那天为止。”

    

     女性-正能量

     回复 17 阅读 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

     回复 81 阅读 小S:悦己才能悦人

     职场-正能量

     回复43 阅读 我的助理辞职了

     回复90 阅读 拿两千块钱的薪水要有一万块钱的范儿

     亲子-正能量

     回复3阅读 李开复: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回复6 阅读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回复15 阅读 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

     回复24阅读 蝴蝶的启示

     回复 29 阅读 好老师王金战!

     回复 39阅读 比惩罚更深刻的奖励

     回复44阅读 一个清华妈妈的教子方法

     回复 52阅读 做母亲需要的是智慧

     人际-正能量

     回复2阅读 关于人脉的逻辑,和个人处世的逻辑

     成长-正能量

     回复 10 阅读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回复30阅读 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

     回复37阅读 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

     亲情-正能量

     回复 29 阅读 爱可以遮掩一切过错

     回复70阅读 这一生,还能见妈妈几次

     回复79阅读 家是放心的地方,不是放钱的地方

     修行-正能量

     回复27阅读 一名富家女子的修行经历

     回复29阅读 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

     回复34阅读 胡因梦:如何观念头

     回复111 阅读 一位女性朋友去西藏看天葬后感言

     正能量 ∣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