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能吃就是好?别逗了
2015/10/10 医美哒哒

     本文转载自:“美丽也是技术活”

     最近微博上一博主直播吃面膜证明自己产品的安全,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图片来自微博@陈茜莹KC

     事实上这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的事了,早在几年前,吃面膜、喝精华液等“壮举”就已经发生过多次。在2015年第42届广州国际美博会上一位药业公司董事长还在一众记者面前亲自上阵演绎“吃面膜”的闹剧。

     还有下面这位壮士:

    

     很佩服老板们的对自己面膜的信心。我们这里不对人家的产品做任何评价。但是话说回来,能证明面膜的安全性的方法只是简单粗暴的“吃”吗?“可食用”就能证明面膜的安全性吗?这种行为对消费者的参考价值又有多大?

     自古以来“内服”和“外敷”即是两种既不能相互替代,也没有可比性的医疗手段。放在当下的“面膜事件”也是如此。

     可食用≠对皮肤安全。主编moogee用辣椒做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辣椒可食用且无毒害,而皮肤却是万万涂不得。”------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可食用的化妆品就有效吗?

     我们就以本次的主角“面膜”为例。单拿面膜的功效来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精华、精华and精华。其实皮肤能吸收的精华物质很少,让皮肤吸收精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他作用还有加温、加湿、清洁。

    

     面膜最重要的封包、保湿等作用岂是“可食用”这三个字就能体现出来的?若尽不到一款化妆品的本分,仅仅是无毒无害可食用,就像黄瓜切片敷脸也只能是化妆品浪潮中的一则笑谈罢了。

     除面膜之外,市场上化妆品种类繁多,作用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归根结底,它们都是外用的。了解了“内服”和“外敷”之间的本质的区别之后,相信大家就不会再被“可食用”洗脑了。

    

    理性判断化妆品的安全性

     一款正规合法的化妆品在上市之前,是需要通过以下重重关卡的。有各种审批的证书、文件等。要想证明安全性,也许出示这些东西,比吃面膜更有说服力吧。

    

    

     怎么判断化妆品是否安全?

     (1)仔细阅读化妆品说明上的注意事项,包括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者易诱发过敏的物质的成分的强调和提示,以便于我们提前做皮肤相关测试,如斑贴试验等。“斑贴试验”在医生的帮助下完成,通常是在出现不良反应之后进行实验,以便判断病情。

    

     (2)看标签是否合适。我国在2010年6月17日开始,国家要求化妆品在包装上必须按添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标注产品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称。如果某化妆品啥都没有标注的话……你懂得。)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厂名厂址、批号、储存条件是否标注齐全,也是鉴别产品是否可靠的依据。

    

     这是一张完整的化妆品标签

     (3)生活中,消费者自行鉴别产品是否安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前试用。我们可以先在耳后、前臂内侧皮肤进行试用。像是洗发露护发素等在皮肤上停留时间比较短的,涂抹在皮肤上4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像是润肤霜粉底等与皮肤长时间接触的则要试用48小时以上,才确认是否对皮肤有刺激。

     Ps:一次只能试用一种化妆品,不可以同时混合试用。

     (4)有些化妆品并未添加违禁成分,皮肤却出现了红肿、瘙痒化脓等不良反应。这也许是皮肤本身对某些成分过敏,出现了接触性皮炎。大家要冷静对待,积极地寻求医生帮助。

     化妆品界的人生金句

     不要期待任何一款产品是全能型的、拯救性的、一劳永逸型的。

     挑选化妆品需要的态度:理性、冷静、相信科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价格、产地、广告、口口相传的传闻都是不可靠的。

     你是否也有久拖不愈的皮肤问题和困扰?

     点击阅读原文把你的皮肤状况和问题发给皮肤科医生,让他们的专业知识给你帮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美哒哒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