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千古名篇,都跟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关
2016/6/6 诗词世界
诗词世界,中国最大的诗意平台!欢迎关注,微信号:shicishijie

一、考场上所写的名篇
省试湘灵鼓瑟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简析】《省试湘灵鼓瑟》是唐代诗人钱起进京参加省试时的试帖诗。此诗既紧扣题旨,又能驰骋想象,天上人间,幻想现实,无形的乐声得到有形的表现。全诗生动地表现了二妃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和对驾崩于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之情。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简析】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馀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祖咏这首诗却成为千古名篇。

二、落榜后所写的名篇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简析】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张晓风)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简析】此词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在宋元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响。既表现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又反映出对妓女们的同情以及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带有消极反抗的情绪。全词直抒胸臆,语言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简析】此诗是孟浩然游京师,应进士试,失意后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

三、考中后所写的名篇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简析】公元796年,46岁的孟郊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后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雁塔题诗(节选)
唐·白居易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简析】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进士及第,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得意之余挥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的名句。
【版权说明】诗词世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楚晨翡翠
ID:chuchenfeicui06
最美宝玉
就在这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诗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诗词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