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提前来了怎么办?
2016/6/13 凯叔讲故事

作者丨周小北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周小北 ”ID:zhouxiaobei888
转载已获作者授权。
凯叔说
kaishushuo
三十几岁还远没到中年,但很多人却有了中年的心态。或是彷徨或是无力,但根本上是恐惧。美人迟暮,英雄气短。抬头看着前辈们的背影越来越远;回头看比自己年轻的姑娘小伙儿蹭蹭的追上来;左右四顾自己的生活远没有别人看起来那么清爽;问问自己,想要的生活远没到来……
这几天我和我家领导在日本度假,向导是一位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娃的妈妈。她为我们订酒店安排行程跑前跑后体贴入微。后来我才知道,她住在几亿日元的豪宅里,丈夫的家族生意红红火火。我问她为什么还要出来做这份工作?她说就是想见见平时生活圈子之外的人,长长见识。也希望除了家庭之外,也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个过程很快乐。
其实被看见,被需要,是每一个人内心的真实需求吧?善待自己,找到爱自己的理由,永远做一个生活的探索者,咱们就永远是村儿里的年轻人。

性感豪放、活力无限、人见人爱的小S,近日在微博上发布深夜微醉的视频。许多康熙老粉看了觉得她并不开心,似乎开始流露出一丝中年危机的疲态。
有段视频是她与妈妈的谈话,小S 说:“我现在当了妈妈,生了三个女儿,有了公婆、有大小姑,我觉得……”
话没说完,小S就一直在摇头。徐妈妈阻止她继续往下说,立刻接话:“我觉得你很棒,非常棒。”
小S平复了一下说:“你可以嫁给我爸,跟他的家族住在一起,我觉得,你太厉害。”
徐妈妈说:“那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理所当然做的事,也没有什么委屈勉强。”
小S说:“是你们以前太封闭。婚姻应该是happy and free啊,不应该有拘束与忍受。”
比起她在综艺节目里塑造的热辣无节操形象,我对她唇边一闪而过的苦涩有着无法言喻的领会。
壹
事实上,就在昨天,我刚痛哭过一场。
最近在卖一套房子,于是清空了房屋内所有家具物品,空房代售。这段期间,我经常抱着砂锅,去这间老房子里熬一些泡脚用的中药材。
每次来到这里,心就特外安宁。空荡荡的房间,四面白墙,这里有我过去几年的回忆。
曾经,在这里感受最多的就是孤独。一个人待孕,一个人坐月子,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生病。
我得承认我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精神世界的支撑,否则,那段漫长空寂的日子里,要么已经失语,要么已经发疯。
当一个妈妈想要保全孩子的时候,对于周遭的一切是知觉迟缓的。说麻木也好,说软弱也罢,别人如何待你不重要,你只想一心一意守护怀中这个柔弱的婴儿长大。
而时间是有效用的。

女儿从猫咪那么大的软体小生物变成会走、会跑、爱笑的儿童,可以自己去学校,跟着老师唱歌跳舞,离开妈妈一整天也不会哭闹,她有了自己的生活。
忽然间,我的世界打开了。
仿佛时光宝盒之上封印的魔法得到解除,那些长久以来深埋内心的感受和被重视的渴求,一一复苏,嘈嘈杂杂、蓬蓬勃勃地占满荒野。
就在一瞬间,我在这所满载记忆的房间里,毫无预兆地痛哭起来。仿佛积压了几个世纪的重量一下子砸在心上,透不过气来。
我都不知道我在哭什么。
从某个角度讲,我完成了人生某个阶段性的任务。如今,也可以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是个过来人。对许多年轻妈妈的困惑,都可以谦虚地表示略有心得。
我知道我处理得还不错,从一个连开水都不会烧的书痴进化成包揽全部家务的勤劳妇女,我从不对孩子大吼大叫,我时常照顾女儿彻夜到天明,我把老公的担子扛在肩上,我充当家里的心灵沟通和情绪疏导师,我时时刻刻拿婆婆的模范标准来要求自己。
然而,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多的泪水?作为一个表现尚差强人意的强大母亲,怎么越发矫情起来了?
因为我发现,这一路把自己弄丢了。
我忘记了要好好爱自己。
贰叁
我不是一个随时随地血槽满格、每天不断熬制华丽丽鸡汤和瓢泼如注鸡血的战斗鸡。
我是无数慢性困惑症者中的一员,在这里试着和你一起寻找突围的方向。
我知道身边不会有人和你聊这些,因为他们都在忙着变得更好,就像你在朋友圈看到的那样。
所有人都以为别人过得更好,所有人都在合谋成为这美好世界的一员。
我不打算这么干,反正已经有太多的人在负责美好。我只想承认我每天都会软弱和纠结,我时常过得很糟糕。
以致于我对其他人的困苦有着秒懂的领悟力。
因为我与那些困苦之间,并无距离,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有把握的一件事。
所以,让我们拉起手,试着一起循着这条幽暗的通道,向前摸索。年轻的时候从没想过疾病和死亡,似乎距离自己很遥远。处在三四十岁的年纪,逛街的时候也会被嘴甜的店员称作“小姑娘”,但心里显著地了解,那条生命力发展的抛物线开始有了向下探触的迹象。
所以越来越感受到,有一个好身体,是支撑所有坏消息的资本。
那些不如意,在这具运行良好的躯体里慢慢得到接纳和消解。
而那些被称作智慧和感悟的东西,就这样随年龄逐渐在体内缓慢生长。
人生其实很奇妙,它给我们的除了美好、感动,还包含了衬托这些美好和感动的暂时的黯淡和忧伤。正是这些黯淡与忧伤,让我们懂得惜福和宽容。
她还说,要尽快让自己拥有在北京买房的能力。
她问我:“像我这样目标明确,会不会太现实了?”
我赞叹之余,告诉她,如果我年轻十岁的时候能有这样清晰的人生观,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苦。
我没有想到,比我年轻得多的90后们,已经如此成熟审慎了。我在她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常常被命运推着往前走,很少能大刀阔斧地主动做取舍。
另一个90后妹子对我说:“其实我们90后是很有争议的。不过我个人觉得,不管外界怎么评价我们,做最喜欢的自己是最重要的,这并不和其它的事情冲突呀。”
说的是啊,做最爱的自己,犯着谁了?
他们真实勇敢,可以不屑一顾,也可以全情投入,喜欢的就去争取,付出了就不会后悔。
感谢这些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人,常常给我当头棒喝的领悟和静水流深的柔和与智慧。
如果丈夫平日里能多听听她的“唠叨”,在她沮丧压抑时给予多一些包容安抚,她会不会就可以不用患上癌了呢?
举手之劳的日常温暖,我们是有多难做到?
需要爱,给出爱,原出自人的本能。可我们却因岁月太漫长,就忽略了每一天的心意,因为彼此距离太近,就假装看不见对方的隐痛。
最残忍的人,是离你最近却对你呼求爱的挣扎视而不见的人。
然而,最最残忍的,终究是我们自己,我们放纵自己沉沦在指望他人施舍善意的游戏里。
放下怨念,不是为了别人,是为自己,这是真正利益自身的实事。
这里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真的走在绝望边缘,或者你不幸被概率击中遇见了渣男,就只能放下怨念阿弥陀佛满怀慈悲忍辱负重吗?
如同结婚一样,离婚也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真到了那个份上,你也别看文章了,出门左转,请找律师事务所咨询。
无论是从心底里放弃对那个人的期望,还是从形式上消灭你们之间的契约,你的肉身,你做主。
如果决意放弃一条路,去走另外一条,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上路。
从现在起,不要再用牺牲兑换深情。通常,这样的女人都不会有多快乐。
要记得,比岁月静好更真实的是人生苦短。
原来这一切可以那么容易。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发觉自己爱上了与身体对话的感觉。在那个时空里,你会忘记现实的苦闷烦恼,沉浸在一招一式的缓慢变迁中,每次都练到不想回家。
与我一同练习的人大多40+,我很荣幸成为他们中最年轻的学员,时常被他们的勤奋和热情感染,自己也不敢懈怠。
我喜欢练功房里许多人在一起所形成的那个巨大的静默,每个人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屏息凝神,物我两忘。
应对中年危机的有效方法之一:找到好玩的事去做,并沉醉其中,尤其是那些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的玩法,更值得好好探索。
都说妖精从来是夜里哭,白天笑。
被调侃豪宅失业妇女的小S,在短暂失意的夜半醉酒后,很快就把自己的热情投注到轰轰烈烈的舞蹈事业中去了。
她无比狂热地练习当下国际最流行的健身课程Zumba,舞姿热辣性感、激情洋溢。
让野火一样蔓延的热情冲淡往日烦闷,在野马奔腾的欢快里延续那个叫做青春的火种。
三十岁怎么了?四十岁怎么了?还是少女,永远少女。管他天塌地陷,本姑娘高兴就是青春常在。
你会发现,原来人每天并不需要那么多食物,拼命狂吃只是一种惯性和欲望驱使。而欲望可立可破,它原本就是经你允许被凭空构建出来的。
另一个显著的感受是,对食物的滋味有了更好的觉察。
没有了大油大荤,刚开始可能意趣索然。连续一段时间之后,慢慢能咀嚼出豆腐、青菜、白米饭的清香,这些食物的滋味在平日里是被忽略的。
吃饭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专注。
曾经有好几年,我吃饭的时候如果不看着视频或电视,就根本无法下咽。我猜想,国内火爆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真人秀,大多是在民众就餐的时间里得以广泛传播的。
吃的清淡之后,就没有心情追逐热闹的电视节目了。埋头吃饭,感觉自己对饭菜的品味,感觉自己的胃有没有饱足。有了更多机会与自己连接,便再无闲暇去留神别的。
吃素还有一个社交意义上的好处:它极有可能让一个平淡无奇的人充满个性和辨识度。也许你会因为这个小小的坚持,在人群中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质。
如果偶尔,觉得自己有些乏味,尝试吃素吧,这会是增加个人魅力的好办法。
以前,每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我就会感到微微的饥饿。如果不能赶快吃点东西,等到晚饭的时候,我就拼命狂吃。
每次补偿式进食的后果就是,撑到捧着肚子叫唤,而晚餐又是最难消化的。我恨恨地决定要拯救自己快被撑爆的肚皮,于是,用轻断食的果蔬汁来代替晚餐。
这样,不知不觉地,晚上变得悠闲了,因为准备晚餐和打扫餐桌的时间都被节省下来了。一边看着书玩着手机,一边就把晚餐解决了。
我问那位禅修的朋友,吃的清淡以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淡淡地说:心也跟着清净了。
深以为然。
衰老的过程也是积攒食物负担和情绪垃圾的过程,让身体和心灵轻盈安放,至少,你可以老得慢一些。
生活除了读书,还可行路,还可阅人,有大把的光阴值得去探索新鲜有趣的世界。
有很多人非常关切赚钱这件事,其实它也极其强调行动力。
在可能的情况下坦然去挣钱,让金钱丰富我们的生命。屁股决定脑袋,经济状况影响思维层次和格局,很难要求朝不保夕的人把目光放长远。
将悲戚抑郁的时间投放在事业和工作上,找到专注、享受的状态,那会是物质、精神双重回报的愉悦。
某天你的成就开花结果了,蓦然回首,那些当初苦思冥想要死要活不得其解的烦恼就这么消失了。
因为,烦恼本就是头脑的捏造。
我最近听了赵一澄导演对《心经》的阐述,其中有个重要观点,他说:“我们身边的实相,不是不存在,而是不成立。”
许多人误解佛说“四大皆空”,认为一切都空空荡荡不存在,这是荒谬的。实相本来存在,又如何视而不见装作它不存在?
所谓的“空”更多指我们对于性相的感触、观想、判断,并不成立。我们所以为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貌。
烦恼同样如此,若非要说它具备什么属性,也许就是空性。
在应对烦恼这件事上,无需依赖疯狂的阅读量,关键是,在遇见好书的时候,哪怕只是钻研几个句子、咂摸一个词语,能不能把自己的身心灵投放进去,彻底地领悟和改观。
不用迷恋阅读这个所谓的好习惯,它有时会是一种虚弱的逃避。
读,只是桥梁,我们的目标从不是桥梁,而是彼岸。
对书本的依赖未必不是一种虚妄。其实哪里是书本解救了你,也不是写书的那个作者解救了你,而是你自己,终于愿意相信自己的力量。
所以,也不是我写的这篇文章带来了益处,而是你有效的呼应和本来的智慧,使我敲的这些字产生了意义。否则,这些文字跟一堆垃圾又有什么分别?
那个让泥土变成钻石的人,是我们自己。
那个决定生命质量的人,也是我们自己。
周小北,被娃搞残的黄脸婆,社会学专业学渣,悲催的80后,失控的绝望主妇,知食分子,八卦砖家。微博@生活家周小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凯叔讲故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