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2015/12/19 南方燕岭医院心理科

    

     一直被丑化的弱势群体

     社会上有很多特殊的弱势群体,例如智障、艾滋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智障、艾滋病人、残疾人这些群体尚且还有支持他们的组织、活动或者节日。我们很少会拿智障或艾滋病人开玩笑,残疾人也很好的受到了法律的保护。然而,社会上拿精神病人取乐或丑化却十分常见,在影视中,精神病人往往被丑化成傻子、变态、暴力狂、疯子等等;在媒体报道中,精神病患者常常是以一个怪物形象出现的,如自杀、被遗弃、被囚禁、疯言疯语、行为怪异等,促使人们把精神病与令人可怕的怪物联系在一起,加深了歧视和偏见;在普通大众中,“你是精神病!”则经常被用来开玩笑或者骂人。歧视,变成了精神疾病患者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饱受歧视?因为普通大众认识不足

     不可否认,精神病人在社会中张饱受歧视。例如当某人被标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他可能不会得到应有的人们对待一般病人的态度,甚至受到偏见、排斥和嘲笑,对人们来说,“精神病”的标签等同于耻辱,人人自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心理或精神有问题都不敢去承认自己有病或主动去寻求医生的帮助,直到病情越来越恶化,承受不了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患者选择自杀等极端方式来解脱自己。

    

     一些人为什么会如此歧视精神病人呢?究其根本原因,是普通大众对精神疾病知识的匮乏所导致的。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开始对精神疾病进行科学的认识和普及,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强大,精神病人始终被妖魔化。要消除对精神病人的歧视,每一个人首先都要认识到,精神病是一种疾病,一种和感冒发烧并无本质区别的疾病。你会去歧视一个感冒发烧的人吗?不会!那么为什么要去歧视精神病人呢?

     有一天,精神病能像感冒一样被治好

     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和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发达与否挂钩,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精神病的理解会相对更加包容。事实上,如果采取适当的早期治疗措施,和其他许多躯体类病症如糖尿病一样,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有可能完全康复。尽管有一些人因慢性精神病而残疾,但仍有许多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

    

    

     目前,对于精神病的治疗是存在一些很有疗效的手段,但需要大量的投入与资源。针对国内的情况,在这方面的投入仍然非常欠缺,这就是现实。此外,对精神病患者的同情与支持的大众基础还不足,这与整个社会的知识普及和发达程度相关。等到有一天,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科学的认识精神疾病,做到了立足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精神疾病,做到了用关怀的角度去接纳精神疾病患者。到那个时候,“精神病”再也不会被贴上“耻辱”的标签,精神病患者再也不会受到歧视,精神病人也能像普通人发烧感冒那样被治好。虽然,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终将会实现。

    

    

     ★随时接受患者咨询,及时得到健康指导

     ★一对一个性互动

     ★定期获取相关疾病最新信息

     ★线上咨询、预约挂号、交费、让看诊更快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南方燕岭医院心理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