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极致的体验在设计之外
2014/12/9 中外管理杂志

    

     如果只在开产品讨论会的时候提“改善用户体验”,下了班“这事就跟我没关系了”,这种人很难做出优秀的产品。产品体验无处不在,任何事情都是产品体验。

     比如,不幸摔伤了腿,拄着拐杖去医院,虽然医院设备现代化了,但是传统医院的流程却是一成不变,你永远不知道先到哪儿划价,然后再去哪儿交费、拍片子,总让你楼上楼下跑很多个来回。

     所以,我把“产品体验”的概念定义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公司的电梯,所有人都感觉很慢,怎么办?已经不能再增加电梯了,技术上也不能换成高速的。最后,一个产品经理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等电梯的位置放置了很多镜子,女同事等电梯的时候可以顺道梳妆一下,男同事可以通过镜子偷看一下女生,消除等待过程中的焦虑。

     用户需求真的不是我们在屋里闭门造车、灵光一闪、运筹帷幄出来的,都是在无数的案例中、实践中细心观察、不断总结出来的。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即使你已经很有经验了。但是,如果看不到真实的用户,对着电脑闷三天,你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做出好的产品,并不是看几本书,听听名人的演讲就可以了。如果那样做产品,这个世界就简单了。过去,一个好的诗人,也不是天天在屋里看唐诗三百首,照着抄就能写出伟大的诗篇。他得有赤子之心,有胸怀,到处采风,游历名山大川,和朋友喝酒,才能有李白一样的灵感。所以,很多产品的灵感,来自于产品之外。据说,苹果设计师来苹果之前,最成功的产品是马桶,很多人觉得奇怪,怎么设计苹果手机的会是一个设计马桶的人?你们不觉得,在白色上,二者有共同的灵感吗?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文摘栏目摘编自?思客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中外管理近期最受关注文章荟萃

     回复编号即为您奉上

     1、《芮成钢:你急什么?》

     2、《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3、《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

     4、《寡人吴长江》

     5、《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

     在微社区(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即可回复您对“二代接班”话题的看法,欢迎各种吐槽,拍砖,灌水。

     因为您在回复我们的时候耗费了手机的“电力”,所以,我们会挑选若干个“最来电”的建议和想法,用1万毫安的充电宝来表示感谢!期待您的回复,期待与您“来电”!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