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小米,你们吵什么?
2015/1/1 中外管理杂志

     ——只有品质才是硬道理

     总说新年新气象,但我们耳边,依然回响着这两年中国企业界内的赌注声和争吵声。而这种打嘴仗在2014年年底,又由于董明珠不加掩饰地讥讽雷军而达到了新的高度。三年来,中国一流企业家们由暗中较劲、分歧下注,终于演变成了攻讦谩骂,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搬出一个本来在这一阶层无需赘言的基本底线:风度。

     其实,不论是互联网,还是大工厂,不论这个思维,还是那个系统,决定未来中国企业的本质关键是什么?当真是这些赌注里的噱头吗?企业家们乃至官员们,都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整体价值取向了。

     饥饿的烙印

     从60多年前建国迎新,一直延续到30多年前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都是物质极度匮乏到近乎崩溃。因此,近30年来举国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数量,就是规模。于是,新闻上充斥着的总是“创汇”、“产值”、“利税”等等基于数量且多多益善的名词概念和兴高采烈。

     应该说,根据中国当时的现状,这一价值取向是正确且必然的。真的,中国人太缺了,而且缺得太久了。都说我们文明辉煌璀璨,可原文化部部长王蒙曾中肯言道:“上千年来,中国人能吃饱饭,也就是近30年的事”。甚至,有历史学家考证说:如果土豆能早50年引进中国,中国历史都会改写。因为但凡有口吃的,明末农民就不会跟着李自成造反,杀人如麻后的湖广填四川也不会发生,而满清入关很可能始终是八旗人的黄粱一梦。

     如今,哪怕是60后企业家,基本上都有过儿时寒酸挨饿的记忆;哪怕是70后企业家,如果忽然听说有一个东西限量,恐怕下意识里还会有“甭管是什么,先抢到手再说”的冲动。物质上的贫乏,分配上的悬殊,保障上的不确定,给举国带来了根深蒂固的烙印。

     悲催的富余

     但如今,这种烙印正在不合时宜地严重阻碍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那就是,我们只重视数量的积累,而不重视品质的提升。

     不是吗?即便是IPO以及首富这样很炫的话题,本质上还是物质堆砌。至于动辄上亿的赌注,和贪官家里起获的赃款一样,从没有对中国社会的品质提升有丝毫帮助,而依然能引起各界亢奋热议的,不仍旧是数量吗?哪怕是钱。

     但我们举国不应更加关注品质了吗?中国积累的物质已足够多了,甚至包括依然寸土寸金的房子。但我们至今拿不出哪怕一样是世界上品质最好、能让举国骄傲的产品。

     我们总量是超越了德国和日本,但又怎么样?

     德国企业家即便公司破产,依然坐在厂房里钻研工艺。谁会嘲笑他们迂腐?在日本,中国人购买任何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当地品牌,完全不用担心假冒伪劣,事实上品质反而会更好。因为,日本人自私地把最好的品质只留给了同胞。是的,不论德企还是日企,它们宁肯自己商业运作不成功,也不会让产品品质不成功,进而不会让自己的国民不幸福。而我们,是不是恰恰完全相反?究竟哪一种才是做企业的“正道”?

     互联网“独独”在中国热火朝天,但又怎么样?

     这里的要害在于“独独”。为何日本、德国,哪怕泰国的电子商务都不很发达?可别天真地以为他们的宽带比中国还差,只因为不需要。从产品到服务,他们的线下品质体验极佳,不需要线上。而我们貌似先进,实则只是躲进互联网来规避线下那些令人捶胸顿足的高价格和恶服务。说到品质,冲量为本的电商平台,何曾致力于改善“中国制造”的品质?不能改善产品及服务核心品质的大数据和个性化,不是自欺欺人吗?

     如今,接班的二代企业家们纷纷痴迷投资而无心实业,更遑论钻研品质,请问中国制造的未来在哪里?中国人的幸福从何谈起?

     米饭的尬尴

     当2015年中国公民出国,依然如获至宝地从境外往回带电饭煲、尿不湿,甚至全家的衬衫、丝袜,且大肆口耳相传时;当2015年中国境内礼尚往来,依然首选绿色大米,而国内新闻依然充斥各种污染时,所谓“制造业大国”、“GDP全球第二”不更像是一种虐心的讽刺吗?这时候,中国企业家们如仍忙于赌注和谩骂,真的值得尊敬吗?——而那些无助于推动企业追求品质(甚至相反)的产业及税费政策,不更加需要反思吗?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2015年1期卷首语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中外管理近期最受关注文章荟萃

     回复数字编号即为您奉上

     1、《芮成钢:你急什么?》

     2、《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3、《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

     4、《寡人吴长江》

     5、《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

     6、《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

     7、《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给我们的启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