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穷老太婆,将全世界的慈善家都能比下去
2015/2/4 中外管理杂志

    

    

     捐多少钱是大慈善家?捐多少钱是小慈善家?看了这个故事,才知道捐多捐少都不算数,真正的慈善家原来住在一个自行车棚里。因为她感化了一批热心慈善的人。

     哲理的故事

     2011年5月,宁波银行杭州城西支行开业前夕,个人银行部分管行长吴行长亲自带队,在九莲社区搞营销活动,向居民们宣传宁波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每个前来咨询的人都可获赠一杯免费的夏令冷饮。

     社区陈主任跟吴行长闲聊时,无意间说:“这么热的天,王秀娟老人住的那屋,准像火炉子一样,给她送杯冷饮去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行长问清王秀娟老人的住址,亲自端起两杯绿豆汤送了过去。

     老人家为了省钱,租住在社区的自行车库,车库里一切设施皆无,本不适宜家居,可以想象,老人家的生活必是相当贫寒。

     吴行长见了独居的王秀娟老人,搬个凳子坐下来,聊起了家常。

     老人家对银行的业务似乎很感兴趣,问:“城西支行在哪儿?方不方便汇款?”听说城西支行就在社区边上,高兴地说:“那以后汇款可方便了。”

     吴行长有些意外:莫非老人家也有钱可汇,汇给谁呢?

     试着一问,原来,老人家竟然长期资助两个残疾儿童!她的右手有残疾,一直靠低保生活,每日拣废品卖钱补贴家用,收入的微薄、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她自己住在自行车库里,却牵挂着两个残疾儿童,这是什么境界!

     吴行长深感震撼。进而想:一个自身生活都难以保障的老人,有这样的毅力长期资助残疾儿童,作为企业公民,我们该做些什么?

     回行后,吴行长马上向支行长汇报了此事。行领导班子商议后决定:接替王秀娟老人的资助工作。同时决定:将开业典礼的预算削减3万元,用于资助那两名残疾儿童。

     7月6日,城西支行举行了开业典礼,那两位小朋友被请到现场,参加了结对帮扶仪式,支行公开承诺,将长期对两个孩子进行资助。

     现场多家媒体对城西支行这场特殊的开业典礼进行了报道,对宁波银行的品牌感召力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故事的哲理

     如何提升品牌感召力?有一个流程:任何企业起初都是“你的企业”,在公众心目中“与我无关”;当企业成为“最佳雇主”,成为大家都想去工作的地方,于是变成了“你们的企业”;如果企业坚持提供有道德的产品和服务,乐于承担社会责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就成了“我们的企业”。于是,一个优秀企业品牌开始植入公众的心智中。

     来源:《宁波银行的故事与哲理》中外管理编著

    

     《中外管理》图书工作室——挖掘并传播每个品牌背后的故事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回复数字编号,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1. 芮成钢:你急什么?2.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3. 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4. 寡人吴长江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7. 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8. 你在做谁的事?9. 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