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日子|女人读书将挽救民族
2015/3/8 中外管理杂志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前不久,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发起人陈大惠的一篇文章在网上反响强烈,主题是:女人读书将挽救民族。过去曾有人谈过类似的观点,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里。”中国作家梁晓声也说:“民族和民族的较量,也往往是母亲和母亲们的较量。”无论政坛领袖、军事英豪、商界大腕、学界名家,都是母亲的孩子,其个人素质跟母亲的素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部《圣经》使西方女人获得了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世之道,中华文明五千年,女性读物有《内则》、《女诫》、《女儿经》、《烈女传》等,跟大部头的《圣经》相比,仍显单薄,而且仅限于贵族女性阅读,跟平民女性几乎没有关系。
中国约有1.7亿女性从事企业工作,许多企业家不仅站在企业本身的角度,也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来看待女性素质的提高。兖矿集团社区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张红岩作客中外管理新媒体,分享女职工全员读书的经验。
中外管理新媒体:兖矿集团的社区管理中心,能不能理解为在第二产业里面搞第三产业?
张红岩:在大的框架里面还是属于第三产业,比如说健康是一个产业,物业管理是一个产业,文化是一个产业,还有安全保障是一个产业,养老幼教也可以算一个产业,这个平台还是非常大的。
中外管理新媒体:咱们社区应该有一些有趣的、有启发的故事,能不能讲一讲?
张红岩:我对《中外管理》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有接近十年了吧,最早我开始接触的是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我们兖矿十万职工有三万四千是女职工,女职工提升了,不仅本人受益,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也为培养下一代奠定了基础,我从大的方面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重视。
企业里的女职工,特别是重工业的女职工,对自身事业发展的要求往往不高,特别是结了婚生了小孩,对事业追求的愿望不高。我想从观念上促成女职工的转变,2005年,我们启动了山东第一所女职工业余学校,举行启动仪式时,我请了《细了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老师去给我们讲课。从那个时候开始,全公司推广“兴趣培养女职工”,然后是“订单培训女职工”,发展到现在,着眼于职业潜能,对职业经理人,对白领的、蓝领的女职工进行分类培训。
比较亮点的是,你到兖矿的每一个单位去,女职工都有读书笔记,都非常漂亮。写读书笔记是一个硬性条件,引导了七年,每个女职工都要上业余学校,都要进行读书笔记的学习。一开始我定的要求非常松,女职工来学习,她想学什么你就投其所好,从兴趣上培养,进了你这个门,然后再启动订单培训。我们一个矿大的有上万人,小的矿也有六七千人,以前我跟大家交流时发现,一年看三本书的女职工基本没有,你想想,一个不学习的企业,一个不学习的女职工,一切都无从谈起。怎么去学?先兴趣培养,她慢慢知道学习的重要,然后拿起笔来去学习、去记录,再从兴趣培养转为订单学习,然后是岗位技能培训。到了去年,每一个单位都开展女职工的技能比武,每一个单位的女职工都有读书笔记,我感到非常欣慰。
中外管理新媒体:女职工本来的文化程度怎么样?
张红岩:应该说参差不齐吧,也有非常优秀的,博士生、研究生都有,但总体来说还是偏低。我就想,让每一个人都去学习,让每一个做管理的都成为一个管理者。前些日子我跟我们董事长汇报工作时谈到,一位领导干部,走到这个岗位上来,人到了,心也到了,职务待遇都到了,可有一点,管理水平不一定到,这就必须对他进行职业经理人的订单培训,从领导力、决策力,或者运筹帷幄的驾驭能力,全方位的谋划能力等,都应该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进行职业培训。
张红岩女士还介绍说,中外管理杂志创始人杨沛霆教授的著作《卷首?千字文 》、《微言薄悟》,在兖矿集团每个矿的图书室都有收藏,张女士去年还订购了四十万元图书,作为优秀职工的奖品,受表彰的职工奖励两万元的图书,《卷首?千字文 》和《微言薄悟》是指定书目。张女士认为,文章不在长短,这两本书蕴含的深邃领悟,可以启人智慧,让人受益匪浅。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回复数字编号,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1. 芮成钢:你急什么?2.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3. 领导力是服务出来的4. 寡人吴长江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7. 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8. 你在做谁的事?9. 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11.急,因为弱者思维
一起走向世界
开拓视野
回复关键字,查看中外管理全球行:
1. 走,去硅谷看创新!
关键字:gg,mg,qqx1,美国,硅谷
2. 取经以色列:看弹丸之地如何成为“世界创新之源”
关键字:以色列,全球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