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主义成就了三星,毁了索尼
2015/5/22 中外管理杂志

    

     绩效主义成就了三星,毁了索尼。KPI既需要扬弃,而不是完全抛弃。所谓没有最好的绩效考核方式,只有最适合的。

     文/庄文静

     OKR来了

     随着谷歌独特的OKR考核方式被硅谷不少高大上的公司运用,OKR一下子被许多企业热捧。

     OKR不是聚焦于目标,而是更加聚焦于个人的重要领域。OKR不再像一个传统的绩效考核工具,而更像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OKR要求雇员在与组织目标保持一定的前提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而KPI是在组织目标下,完成自己岗位所要完成的绩效部分,可见立意没有OKR高。但OKR绝不是简单的“自我完善”,它与KPI不同的是,OKR要求员工走出“舒适区”,最好超出能力范围。它是一个挑战自我极限的指标,是需要个人不断追求的精深领域,只有这样的“精、专”才能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一个100%被完成的OKR几乎没有任何推动作用,而完成了70%的OKR才近乎完美——知道极限在哪里,才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那么,OKR对于绩效管理就意义何在?

     谁也无法回避这个时代人的特质:自我管理。而“KR”(关键结果)是可量化部分,是对前面设定好的Objective过程性或结果性描述。比如,我们常会描述一个结果是“下半年要取得成功”,但是何时、保种程度算是成功完全没有清晰量化。因此,如果说“12月1日以前,用户量达到50万”,这就是一个“KR”。因此,OKR是一个先有O(目标),再量化KR(关键结果),最后去实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OKR表现出的效果是更加公开透明,因为目标和结果就是那么一目了然。,而OKR打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公司用分值打分,还有的公司是用颜色来打分等等。

     我们以往常说,“目标是要跳起来够”的取法乎上,因此,OKR不一定要拿满分,因为满分说明你目标制定的野心不够,下期OKR制定则需要调整。而分数太低的话,要通过分析工作数据,找到下期的OKR改进办法。

     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工具

     完美,一直都存在于想象里。如果真有一个完美的绩效考核工具出现,相信你的员工也会崩溃,“那太让人窒息了”。

     KPI和OKR作为如今常用的两款绩效工具,并无孰优孰劣。如果是完全工业化时代的工种,像饭店服务员、流水线工人、客服人员、银行柜员等工种,KPI就是最适合的绩效工具,清晰量化,因为目标和结果一目了然。

     而对于工程师来说,用KPI衡量工作可以吗?有的公司会将写出多少行代码作为KPI指标,但代码量能代表目标和结果吗?事实上,还要是聚焦于重要领域和项目成果。

     因此,KPI强调可以说是一个行动导向的工具,即要我做的事;而OKR致力于是一个结果导向的“监控我要做的事”。其管理初衷和方式有异,但依然离不开“过程和结果”。

     因此,当我们大喊去KPI之时,不妨先想想我们企业的业务单元,到底适合用KPI还是OKR,亦或不再一刀切。

     考核回归本质

     现代的绩效管理的工具,最知名的莫过于MBO(目标管理)、BSC(平衡计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了。

     而如今流行的OKR搅动了无数HR的神经,使HR们如坐针毡。可事实上,真有这么悬吗?难道,用传统的考评方式就无法激励员工吗?当然不是。方法是传统的,但考评的要素和指标,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等变化而不断的调整。

     当企业都在云组织化,人力资源部门被打散、冲击,甚至可能被取代时,你是否想过,在这种组织变革之下,发生变革的何止HR部门一个?而HR不仅不会成为炮灰,反而会像蒲公英一样,渗透到组织的每一个小的生命体中,或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只要人力资源管理者沉下心来,利用好新兴的技术手段,不求最好但求最适合的方式,始终以实现提升绩效为目标。

     最后,借用本刊专栏作者李海燕的一句话说:不以绩效改善及组织目标实现为根本的绩效管理,就是耍流氓!别再为考评工具纠结,勿忘绩效改善的初心。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最新一期《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到有赞商城跨号微信支付,新疆、西藏除外)

     只要你敢浮出水面

     我们必将赤诚相待

     通过微信回复拍摄的名片,我们将随机抽取5个免费名额赠送:中外管理标杆企业游学名额——指尖上的工厂:沈阳机床教您如何转型

     微信回复:手机拍摄名片并发送图片

     操作方式:公众号底部留言处,点击最右边的“+”号,选择“拍摄”

     中外管理标杆企业游学

     ——指尖上的工厂:沈阳机床教您如何转型

     参会对象: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及高层管理者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已到了生死时刻,企业家如何应对?

     工业4.0的转型翘楚,为什么是沈阳机床?

     2015年制造业企业最值得期待的实践分享 !

     活动议程

     时间:2015年6月5日—6日(周五-周六)

     6月5日(周五)

     9:00—9:05开幕致辞《中外管理》总编杨光

     9:05—9:45主题演讲:系统创新迎战互联网时代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 关锡友

     9:45—10:15互动问答 主持人:中外管理业务顾问 穆胜

     10:15-10:55主题演讲: 从德国工业4.0看中国制造

     葛兴福?merS.Ganiyusufoglu博士(德)

     10:55-11:25互动问答

     11:25—12:00参观考察

     13:30—14:10主题演讲:i5核心技术创新和研发团队建设

     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副总经理 黄云鹰

     14:10—14:25互动问答

     14:25—15:05主题演讲:由传统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沈阳机床unis公司副总经理 马少妍

     15:05—15:20互动问答

     15:20—15:30茶歇

     15:30—17:00分组讨论

     各组组长:关锡友、葛兴福、黄云鹰、马少妍

     主持人:穆胜

     6月6日9:00—17:00 传统制造业转型MINI私董会(限20人参加)

     企业家教练:沈阳机床董事长 关锡友

     专家教练:中外管理私董教练 穆胜

     制造业企业家,20人

     中外管理私董会

     中外管理私董会采用的是双教练模式,即实干的企业家和理论专家双双搭配,同时采用专题式研讨。用专家教练、企业家教练、后台研发团队的知识,堆出一个充满宝藏的道场!本期特别邀请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作为企业家教练参与传统制造业转型专题研讨,与私董伙伴面对面答疑解惑。

     日程

     08:30~08:40 《中外管理》总编杨光致欢迎辞、向关锡友董事长颁发企业家教练证书

     08:40~08:50 穆胜教练介绍私董会讨论规则

     08:50~09:10 各位私董会会员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09:10~09:20 穆胜教练讲解保密协议、私董会成员签订保密协议

     09:20~09:35 选出本期活动的“问题所有者”

     09:35~10:35 问题探究(阐述-发问-澄清问题-建议)

     10:35~10:50 问题澄清(教练发问引导)

     10:50~12:00 互动讨论

     12:00~14:00 午餐

     14:00~15:30 世界咖啡(World Cafe)讨论,分成三组循环讨论

     15:30~15:45 各组组长进行方案宣讲

     15:45~16:00 “问题所有者”阐述修正后的行动计划,绕场致谢

     16:00~17:00 互动讨论,专家教练总结。

     参会须知

     住宿费用:420元/天

     游学费用:3000 元/人,限额80人(包括会议费、资料费、餐费等)

     私董会费用:5800元/人,限额20人

     联系人:郭杨,88231974 13911086444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6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