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三招搞定职场“老油条”
2015/6/9 中外管理杂志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员工?
他们仗着自己资历较深或年龄较大便同刚调任的你或比较年轻的你叫板;他们的眼里只有大老板,对你爱理不理;他们凭着自己还有能力为公司创造价值而纵容自己诸如忽视团队合作、考勤纪律等的陋习;他们靠着自己的工作经验而不思进取,自我感觉良好,却在困难面前脆弱无力;他们喜欢经营一个自己的小团队,抵制对其自身不利的新规定、新计划;他们斤斤计较,缺乏奉献精神,却对公司管理指指点点。
他们的骄横倦怠不仅让管理者头疼,也让别的员工反感。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这些比较资深,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员工走人,可能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因为,一方面,公司培养一个员工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另一方面,招聘一个新员工也存在着同样的风险。
所以,如何有效的治住他们才是当务之急。不过,在对症下药之前,让我们先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员工因素
1.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抱着在单位中混日子,得过且过的心态。
2.对自身没有严格的要求,缺乏“做好工作”、“争取第一”等自我责任的驱动力。
3.在我国目前的职场环境中沾染了一些负面的风气,不仅对事业没有激情,对工作质量很淡漠而且还缺乏责任感。
公司因素
1.公司的制度存在缺陷,如果公司管理制度太过死板,扼杀了员工的创新空间,那么员工将失去工作的积极性。
2.公司管理失误,某项工作的执行无法到位,公司目标也无法实现等一系列无法落实的东西使员工对公司失去信心,对任工作失去兴趣。
3.奖惩不公正、激励导向模糊。一旦员工认为他得到的奖惩是不公平的,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最严重的打击。
4.如果领导者忽视了员工的个人需求,这些被忽视的员工容易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安全感,慢慢变成老油条。
其实可能导致老油条形成的内部原因还有很多,当公司出现老油条的时候,一定不要一味地将责任全部推给员工本人,审视自己组织内部结构并及时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老油条”是个人内因与所处环境的外因综合起作用的产物。
找准症结之后,我们便可以对症下药了。
第一,不要在心里给某个员工贴上“老油条”的标签。这会影响你对员工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则一定会体现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这就有可能会造成我们行事中畏手畏脚或者做决定的时候顾虑太多。这些畏手畏脚和顾虑反而会害你的员工。其实,作为管理者,相信你的员工很重要,你想他是什么样子的,他很可能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二,某个员工能够进入公司,一定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在认识到他身上的问题的同时,更要发掘他身上的优点。然后审视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将他放那个更有利于他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位置上。给员工一个明确的方向,然后把他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比老想着怎么解决人的性格问题更简单也更有效。
第三,所有的员工都是需要再培养、再教育的。你要想员工有好表现,就要做好教练和老师的工作。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转变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他们分享公司理念,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同时,让一个你认为有问题的员工发挥出他的最大优势为公司做贡献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管理和领导水平的机会。
抓准这三点,在正确的管理下,“老油条”的萌芽条件没有了,生存土壤没有了,人就不容易变“油”了。
来源:网络

2015年(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
2015年6月27日-28日,《中外管理》、苏宁云商共同举办第9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现场将有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顾问还将就人力资源最热门、HR最困惑的话题,为300多名人力资源从业者提供最新、最实用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洞察人力资源业的未来趋势。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最新一期《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到有赞商城跨号微信支付,新疆、西藏除外)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
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寡人吴长江6.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7.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8.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9.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10.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1.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2.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3.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4.《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5.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6.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