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天管理修炼81|有关“科学管理之父”的20条逸闻趣事
2015/8/24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有人说,管理者的水平分为九段:一段:以身作则,堪为榜样。二段:帮助下属,无私奉献。三段:教化下属,为人师表。四段:建立规则,打造团队。五段:高效激励,领导思维。六段:全面统筹,科学管理。七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八段:机制励人,文化凝人。九段:组织制胜,天长地久。
信息凌乱无序,内容前后矛盾,主题信手拈来,微信公众号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碎片化的阅读,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开设管理者百天修炼计划,愿您通过连续、连贯的阅读,提升管理“段位”。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出版《科学管理原理》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所以,他的思想如果不能为今天所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对泰罗的反对之声从一开始就有,一直持续到今天。美国国会两院甚至要求凡是政府拨款的企业(陆军、海军和邮政)不得使用泰罗的任何方法,直到1949年,这个附加条款才被取消。
彼得·德鲁克高度评价了泰罗:“目前,贬低泰罗并批评他那套过时的心理学已成为一种时髦。但泰罗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把人的工作看成是理所当然而对之进行考察和研究的第一个人。……泰罗虽然明显地是以一个19世纪的人来对待工人的,但他却是从社会的观点,而不是从工程或获利的观点出发的。使泰罗从事其工作并激励他坚持下去的,首先是一种要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和身心的伤害中解脱出来的愿望。此外,他还希望能打破古典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的工资铁律。这种工资铁律宣称工人在经济上的没有保证和长期的贫困是不可避免的。泰罗的希望是,通过提高劳动的生产率能够使工人享有更好的生活。而泰罗的这一希望在各个发达国家中已大致成为事实。”
同时,德鲁克还说:“对创造能细分体力劳动的流程的压倒性重视,这是泰罗思想的基本信条。这不适合知识工人。如何提高知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21世纪最大的挑战。”
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了有关泰罗的一些事实。也许知悉这些事实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管理”的正确性与局限性。
18世纪末期,理查德?阿克怀特在英格兰西北部建厂,管理技巧以严格的劳动分工为基础;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1765—1825)发明了轧棉机以及可交换零部件的概念;1870年代,装配线在美中西部的食品加工业中得到应用。
泰罗出身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之家,父亲是一位虔诚的贵格教徒、成功的律师。泰罗非常反感浪费、懒散、漫不经心、大而化之的恶习。
在泰罗接受的早期教育中,他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名著,养成了勤于动手、热衷实验的习惯。他干什么事情都非常执著,就连跑步也要琢磨出一种最不疲劳的跑法。
18岁时,泰罗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但由于读书过于刻苦,严重损害了视力,加上神经性头痛,不得不退学。也有人认为,他退学是因为不想子承父业。退学后,泰罗到费城一个水压工厂当了整整四年学徒。
1878年,泰罗来到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时的管理水平基本是“那摩温”对抗“芦柴棒”。6年后,1884年,泰罗成为总工程师。期间他在一个技术学院业余学习,从不去听课,只参加考试,但成绩优秀。
他在米德维尔做工时研究时,面对工人的对抗,使用过罚款等办法,但很快就认识到罚款无济于事,必须得到工人的理解和支持。
《科学管理原理》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
泰罗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一生发明颇多,获得了超过100项专利。他甚至改革了棒球的规则,使投手由肩上而不是肩下投球。1881年,他赢得了美国网球赛的双打冠军。他不吸烟,也不喝酒,为人严肃,但充满了同情心。他的同事评价他:“死人若能听到他的话,也会充满热情。”
1896年,泰罗学会了打高尔夫。在离开伯利恒之后,他设计出了新的“Y”型高尔夫球杆,然后在1902、1903、1905年三次获得了费城乡村俱乐部障碍赛冠军。
泰罗要解决的问题是:磨洋工。“磨洋工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的天性使然,都想轻松随便,这可称之为‘本性磨洋工’;第二,由于人与人的关系而造成的错综复杂的想法和重重顾虑而引起的,这可称之为‘故意磨洋工’。”
“对把搬运生铁作为经常职业的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愚蠢、冷漠,在体力上表现得更像一头公牛,而不是任何别的动物。也正是由于此,智力上机警和聪明的工人则完全不适宜干这活。”搬运生铁实验的结论是:工人的疲劳程度与负载的间歇频率有关,而不是与负荷的重量相关。
1901年,泰罗离开伯利恒,因为成本会计法使很多那摩温式管理人员无法继续滥竽充数。泰罗离开后,伯利恒因为停止推行泰罗制导致生产下降,基层管理人员又悄悄采用了泰罗的方法。
“科学管理坚信:雇主与员工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
泰罗的任何讲演和咨询一概不收取报酬,甚至连车马费也不要。
1910年,波斯顿律师布兰代斯为泰罗的管理方法取名为“科学管理”。
泰罗认为推广科学管理最少要三五年时间,科学管理不是灵丹妙药。但是,突然冒出了很多“效率专家”对泰罗制一知半解,却大言不惭地许诺客户能快速提高效率。泰罗因此到处演讲,试图矫正本末倒置的做法。
1914年,泰罗在纽约的一次演讲吸引了69000名听众。
《科学管理原理》被翻译到日本,成为畅销书,被视为日本人愿意全面接受近代西方思想的一个征象。
1914年,上海人穆藕初开始翻译《科学管理原理》,并于1916年出版,名为《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泰罗被翻译为“戴乐尔”,此书在出版后的10年中,只卖出了800册,1928年前后猛增至三四千册。
列宁是泰罗的粉丝。因为“科学,而不是单凭借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
来源:海尔模式交流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