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轻科技、重金融给中国的警示
2015/10/13 中外管理杂志

    

    

    第2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欧美科技人才短缺给中国企业提前拉响预警,一旦面临科技人才的短板,影响将是巨大的。

     文/步惊心

     欧美科技人才面临短缺,这为正奋力向制造业升级迈进以及信息技术创新的中国敲响了人才警钟。

     欧盟2015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欧洲国家选修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组合)专业课程的学生正在变少,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这将损害欧洲未来的经济竞争力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

     欧美开始轻科技、重金融

     显然,以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欧美,一旦面临科技人才的短板,对其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欧美大学生开始轻科技、重金融,一方面是源于金融业能快速实现个人的财富积累与增值;另一方面,欧美每年有大量亚洲地区技术人才移民,对欧美本地大学生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我们姑且不去深层次剖析问题所在,而是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中国如何避免人才流失,以及如何更好地引进人才,才能让中国未来的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不会因为人才的缺失而影响其发展进程。

     中国软件也需要硬起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信息技术业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在硬件方面非常领先,但在软件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由此也面临着人才的发展瓶颈。

     尽管中国信息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信息技术市场上游技术创新乏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很落后。导致落后的原因有很多,但人才是不可回避的一个。

     信息技术业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的竞争。比如在支撑信息技术的大脑“集成电路”产业,在过去10年飞速增长的爆发期中,由于长期存在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无力、人才匮乏、融资瓶颈等问题,导致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主要是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维持。

     需要认清的是,光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原有技术会一代代被淘汰,而保证技术不断更新、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问题仍旧关乎人才。只有解决了人才问题,整个产业的发展才能走上一条坦途。

     复合型海归人才更有未来

     解决人才问题,要从国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养两方面着手,这是各国通行的模式。

     在人才引进方面,目前中国以技术型居多,过于单一。其实,当前中国企业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型人才,更是跨行业和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既有很好的技术,又懂经营管理、懂市场营销的综合性人才,这样的群体在今后引进的海归人才中应占更大比例。

     如此,不仅能保证技术的创新与快速更迭,而且还能保证组织管理、创新技术两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

     避免转型升级后程乏力

     当前,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处于飞速上升期,对领军人才的渴求更高。但现在的情况是,在技术研发方面,企业极度匮乏优秀的硕士、博士,因为这些群体大多去了高校和研究所做基础研究,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对于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信息技术产业正面临着抢抓科技变革的历史性机遇,面临着缩短技术差距,承担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历史重任。引进一个人才,建立一个企业,进而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这是领军人才的核心价值。现阶段,我们仍需要继续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不遗余力地发现和培养顶尖人才,避免中国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创新后程乏力。

     (本文作者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