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成功秘诀,在于“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小细节成就大创新)
2016/3/20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3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中外管理》微信账号:zwgl1991

     文/许稍稍 责任编辑/朱丽

     美国《福布斯》杂志每年在20个领域里选出600名30岁以下最具才华的未来领袖。最近,21岁的美籍华人女孩Katherine Jin,被选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最优秀的年轻企业家和未来之星”。Katherine是初创医疗健康公司Kinnos的创始人,而且仅是一名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四学生。

     一年多前,埃博拉(Ebola)在西非泛滥,成千上万的人感染上这种高度传染和死亡率极高的病毒。当时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消毒不彻底,导致大批医务人员也受到感染。因此,哥伦比亚大学在2014年发起挑战埃博拉的设计活动,鼓励学生和教授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来发明一些更有效的消毒方法。正在读大三的Katherine和她的两个好朋友一起想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在消毒液里加入色素和其他物质,这样在喷用时可以看到每个角落都喷到了消毒液,已保证消毒彻底。

     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Kinnos。

     2015年,Kinnos从1500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了USAID(美国国际发展署)“对埃博拉最终挑战”的大奖。之后,他们更是把Highlight带到Liberia,在非洲前线实战测试Highlight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因为一般的消毒液在非洲这种极热的地方蒸发很快,只有延缓消毒液的蒸发过程才能确保彻底消毒。而Highlight有适当的亲水性,延缓消毒液的蒸发过程。这样可以保证消毒液在防护衣上停留足够的时间,确保达到足够的消毒时间。在指定时间后消毒液蓝色会逐渐消失,表明消毒过程已经完成。Highlight简单易使,效果明显,受到了前线医务人员的一致赞扬,而商业界也迅速发现了这颗前途无量的新星。

     确实,谈及创新,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愿景、改变世界这样恢宏的词语,联想到轰轰烈烈惊世骇俗的发明:发电机,电话,飞机……但在现实中,更多优秀的创新,其实是从“细小”处入手,或者本身就是初看上去显得微不足道的创意。

     像乔布斯一样注重细节

     近年美国硅谷流行一个概念——最简单可行的产品(MVP,or minimum viable product)。也就是说,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然后得到市场测试反馈,通过迭代来完善产品。

     其实,许多企业也在运用这个基本概念进行创新,不过将“产品”换成了“创意”——提倡最简单可行的创意。

     在企业里,以貌似不起眼的项目鼓励员工提案各种创新的小点子。有人甚至将乔布斯的成功秘诀归功于“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乔布斯亲自守在电脑屏幕前,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较,才有了今天几近完美的苹果电脑的系统界面。榜样的力量,打造了一个全体重视细节、以小为重的苹果创新团队。

     正是这些日常对细枝末节的重视,能够让企业内的创新文化蓬勃发展起来。员工习惯性地在各个角落出谋划策的同时,高管们也因此而养成了鼓励新点子的习惯。久而久之的积累中,一定会有惊天动地的创新脱颖而出。

     创新在于能不能解决问题

     创新往往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即使当我们面临重大的问题时,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解决方案。

     当遇到一个涉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健康免疫问题,创新的解决方案也许就是一小袋扁豆:麻省理工学院的扶贫实验室的Esther Duflo, 发现如果给印度当地家庭一袋小扁豆作为报答,那些家庭就会积极地来协助医疗组织,让孩子们注射各种免疫针剂。

     著名的“尿布战争”中,好奇(Huggies)

     和帮宝适(Pampers)都在努力试图推出世界上最好的尿布。两家公司都将“吸水强”作为全力争夺的制高点。但它们忽略了妈妈们最大的心愿──做个负责的好妈妈。可是,为了增强吸水度而日益增厚的尿布,即使很脏了,妈妈们可能也察觉不到,如何做到对婴儿负责?终于,帮宝适开始意识到妈妈们的注意力并不仅仅在“吸收力”上,而更在意自己如何支持婴儿的发育成长。帮宝适开始集中精力在尿布上做了一些细小改动,例如:提醒妈妈们换尿布的湿度显示计,和帮助妈妈们轻松换尿布的胶条等。连产品的品牌,也随着婴儿的年龄不同被作出改变——骑马的人(Swaddlers),巡洋舰(Cruisers)等。这些小小的改动,令妈妈们感到安心并帮助她们树立了育儿信心。很快,帮宝适击败好奇,占据了市场的头号位置。

     细小处开始创新的成果,也许并不令人惊叹“哇,这看起来很酷”!但人们会衷心地赞叹“哇,这真的可以帮到我”!解决人们的问题,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隽永,这正是创新的真谛。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许多直指未来的大创新,其实也往往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结果。

     谷歌在其无人驾驶汽车的早期投资,可能也就是一个汽车制造企业花费“超级碗(Super Ball)”球赛上的一次广告费用,或者开发一块新的汽车挡泥板的费用。而一举将行业巨头百事通(Blockbuster)“推倒”的Netflix,看上去仿佛做了一个革命性的创举,但实际上,Netflix最初所着手的,只是简单地建立了一个中途站,让电影通过流媒体直接进入了百姓家。

     但是,近年来我们在商业界看到的显而易见的失败,却正好相反。黑莓、百视通、柯达、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终于决定开始摆脱自己在行业变化中的尴尬地位时,都采纳了一个雷同的做法:竭尽全力,企图一步达成颠覆性创新,将巨大的赌注押在一个个的单一想法上。

     然而现实是,一方面,小的想法,本身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大的创新成果和创新过程,也是从小的想法开始、由小细节聚集积累而成的。细小之处的创新,不经意间往往载负了宏大的意义。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乱局中,民企老板如何“活下去”?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