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舍生忘死的失败
2016/7/4 中外管理杂志

    

     哲理的故事

     1911年,曾经当过两届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决定再次参选。次年10月24日,他到密尔沃基发表演讲。就在他登台准备演讲之时,刺客施兰克从人群中冲出,朝他开了一枪。只听‘砰”的一声,子弹穿过罗斯福手中的讲稿,击中了他的胸部。他惊诧地摇晃了几下马上发复了镇定。

     凶手很快被捉住了,而台下的群众却很难集中注意力,他们看到鲜血已经浸透罗斯福的大衣,叫喊着让他赶快去医院。可罗斯福却觉得自己的伤还不至于危及生命而此时正是展示硬汉形象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拒绝了人们的好意,表示这点小伤没什么可担心。此后他足足坚持了90分钟,直到演讲结束才去就医。由于子弹潜入太深,医生只好将其留在罗斯福体内。

     此后,媒体争相报道他的勇气和耐力,罗斯福也觉得这是宣传自己形象的大好机会,因此在后来的竞选演讲中都要提到此事。但就是这样卖力竞选和拉票,结局却是以落选告终。在总结经验教训时,罗斯福似有所悟地说:我原以为自己的刚强值得夸耀,可民众却觉得它更应受到批判和谴责。没人相信一个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人,会有能力保护好民众。”

     故事的哲理

     优秀的企业往往充满传奇的光环,但真正成功的企业更需要尊重大众公认的商业逻辑。诚如当前一些声称为了客户利益而坚决不盈利的公司,看起来慷慨,但没人真的认为这是可以持续并给予信任的。即便是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商业道德,依然应该遵循。

     来源:中外管理故事与哲理

     点击图片查看2016年(第10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日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