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上市公司,为何拆掉9个车间,跳向新的主业?
2016/8/21 中外管理杂志
▲图:《中外管理》
拆了9个车间,“裁”了1346人后又“招”了2056人,它为的是从百亿行业跳向万亿市场。

文/本刊新媒体总监 辛国奇
37 ℃。燥热。西安连续9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酷暑难耐下,一群企业家的求知热情却愈发高涨。8月19日,小管和近50位企业家们来到了骊山脚下——这座不但有着唐玄宗与杨贵妃凄美爱情故事,并且见证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西安事变”的历史名山深处,有一家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2016中外管理标杆游学系列第五站,正是来此取经。

这家隐匿于山沟深处的装备企业,若不是因为这些年大刀阔斧地改革而踏上了一条再造重生之路,恐怕很容易被人忽略,即便它的厂址,与大名鼎鼎的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仅不到2公里距离。
走进陕鼓厂区,大树参天,一条梧桐大道直通厂区内部。一位同行企业家感慨:“这哪里像工厂啊,感觉像公园。”陕鼓占地600亩,有三分之一是绿化面积。而以前,则完全不是这样。

“大家看到我们这里的树多草多,其实以前那里都是车间。”陕鼓集团董事长印建安在交流环节直言,因为他把那些“无用”的车间都拆了。

海尔砸冰箱,金蝶砸电脑,而印建安却是在“砸车间”。数年间,他将原有的11个车间,缩减至2个,甚至未来计划只保留一个,此举的目的是“放弃非核心业务”。通过社会化协作,陕鼓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陕鼓动力”放弃、弱化了18种传统低附加值业务,比如油库、机床维修保养、铸造业务等 ,“裁”了1346人。

以主要进行机床维修保养的设备处为例,陕鼓原来养了200多人干这个事,但养兵千日仅仅用兵一时,一年成本在二千多万。“难道为了喝牛奶,就得养头牛吗?”印建安一语戳中了国有企业的通病。
同时,他们又新增、强化了18种高技术含量的业务,新岗位反而大幅增加了2056名员工。取消18项,增加18项,这一增一减之间,陕鼓动力愈发“动力十足”。

在印建安眼里,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在做一样的事,他形象地把产能过剩比喻成堵车,某些行业就像节假日期间的高速路。所以印建安有一个“有所不为、有所作为”的价值观:为他人所不为,他人为我所不为。
在别人挤破头去做低成本换取生存时,印建安却将目光投向了远处。
2015年,陕鼓在整个风机行业产值占比已近15%,利润占比近36%,盘子就这么大,再怎么切也就那么一块蛋糕。“再只做鼓风机就太狭隘了”,印建安说。早在十余年前,陕鼓就已有“两个转变”战略,即“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能量转换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资本运营转变。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其2009年-2014年服务业务年均增长率达到27%),从不但卖“造风”的鼓风机继而到研发直接可用的产品——“工业气体”,从投资并购上市公司达刚路机到全资收购捷克蒸汽轮机制造商EKOL公司,陕鼓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风生水起。不过,印建安的志向远不仅仅局限于此。
在陕鼓的车间门口和员工食堂,可以看到一则“我为分布式能源献一策”的海报,目的是为了“众筹”员工智慧,充分吸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报酬则是1000万奖金!

分布式能源——正是陕鼓排兵布阵准备“开打”的一场大战役。简单说,分布式能源是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先看名词解释:
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因具有能效利用合理、损耗小、污染少、运行灵活等优势而逐渐成为能源产业的“新风口”。相对传统的集中式供能,分布式能源可根据区域能源物料的供给特点,提供从供给端能源(供水、暖、冷、电、燃气、工业气体、蒸汽)到排放端(污水、垃圾等)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集中管理,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传统的装备制造无异于‘脸盆里游泳’”。印建安形象地比喻道。与市场空间只有几百亿元的风机行业相比,“一带一路”、城镇化、智慧城市、流程工业等机遇,将给分布式能源产业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陕鼓提出了园区综合能源智能一体化(能源互联岛:冷、热、电、汽\气、水、废弃物处理)、水务一体化、冷-热-电-汽联供、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四大业务发展方向,寻求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市场突破。很快,陕鼓已获得青海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广西某公司节能改造、热电联产等多个项目,负责相应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此前陕鼓并购的捷克EKOL公司,正是为发展新产业埋下的伏笔,他们设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创建了分布式能源技术装备创新中心。
7月底,陕鼓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已正式启动。可以说,陕鼓正在进行二次转型,它已从百亿产值的风机行业跳向了万亿市场的“新风口”。

乘浩荡长风,鼓磅礴大气
风,游走于天地之间,荡云霓使生变化,入四时以更寒暑,串家国而写春秋;散之无形,聚之成飚,挟天籁之音,拥雷霆之势;激荡豪迈,婉约低柔,一如陕鼓人:
让思想流动,让生命飞扬;
立高远之志,永出新的创想;
彰显合作精神,展现团队力量;
亦刚亦柔,无事不容,无坚不摧;
有壮士之胆魄,怀侠义之心肠,藏锦绣于胸中;
自律务实,以勤劳建设家园,由感恩回报社会!
这段有点诗意的文字,印在陕鼓文化宣传栏的显目位置。
看到它,小管突然想到张艺谋所导电影《英雄》里数万秦军将士气势磅礴地齐声大喊:“大风,大风”。而就在缔造传奇的数万秦俑旁,印建安正带领陕鼓的将士们,攻克国企改革困境、制造业升级维艰的一个个难题。
风起云涌之后,他们终将成为标杆样本。
以下为图文报道:

陕鼓集团董事长印建安与游学企业家们交流分享。

依托物联网和网络化监测诊断技术,陕鼓将产品监测诊断与运行服务支持集成为一体。

陕鼓集团目前的架构。

陕鼓的飞速发展与善于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借鉴有很大关系。

这样开会,肯定很高效!

骊山脚下,好“风”水。

陕鼓总装车间,估计以后就这一个车间了。
工服挺像“超级玛丽”
仔细研究研究。
190多项专利组成的“墙”。
好标语!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