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最可怕的10天来了!不知道这些规矩,要吃亏!
2016/8/18 润民集团

     秋

     天

    

     这是21世纪以来出现最迟的一次末伏

     也将是整个21世纪100年中到来最迟的末伏

    

     中 文 名:末伏

     释 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俗 称:秋老虎。

     历史时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

     特 点: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俗称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原来末伏就是秋老虎呀!

    

     下面小八把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罗列出来了

     末伏天还热吗?

    

     气象上对于“秋老虎”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界定,“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这里的关键含义是天气变凉后再次出现短期的炎热天气,也有一种说法,秋老虎一般最高气温在33℃以上,并且持续几天。

     据了解,一般立秋过后天气开始转凉,但实际上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按照气象学上的规定,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22℃算为入秋。

     末伏天如何养生

     “秋后算账”

    

     人体的免疫力也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

     最可怕的就是

     末伏你会烦躁!这个时间段最考验:

     心脏

     “末伏,血管就像长沙躁动的解放西”

    

     末伏天天气依旧会热,人们易产生烦躁、焦躁等情绪,也就是“情绪中暑”。

     末伏期间保护心脏要先做到这三点:

     第一,规律生活,养护血管,按时就餐对血管健康非常重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肥甘厚味,多吃利于清洁血管的食物,如富含叶酸的绿叶菜、豆类、富含β葡聚糖的燕麦等。

     第二,保证睡眠,最好还能午睡一会。

     第三,少吃生冷,保护胃肠的同时也在保护血管。

     脾胃

     末伏护脾胃 循经按穴位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末伏天要做的事情

     秋季是最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

     先吃3份"免疫药"

     菜

     立秋多吃三种菜

     抵抗细菌少生病

     1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地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

     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2

    

    


     初秋气候开始变干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摄入不够,就容易上火,口腔里也会跟着出现溃疡、发炎等问题。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3

    

    


     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汤

     立秋多喝三种汤

     润燥养肺正当时

     4

    

    


     大麦芽煮汤

     不但能清热消暑,还有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料是大麦芽(一两)、和润民草本瘦猪肉(四两)、冬瓜(六两)以及少量陈皮(25克)一起用砂锅煮汤,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2小时。

     5

    

    


     雪梨百合汁

     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干咳的人。

     6

    

    


     立秋后还是属于长夏之末,天气仍然比较闷热,易造成食欲不佳,建议用燕麦熬粥喝。

     燕麦先煮熟,然后放入油菜末煮开。另外,将大米先煮熟,然后将提前做好的山药泥加入煮开。适当喝些能够养胃健脾。

     瓜

     立秋多吃三种瓜润肠祛燥防便秘

     7

    

    


     木瓜除了当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还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8

    

    


     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丝瓜,加点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点海鲜酱油,味道非常好。

     9

    

    


     瓠(读hù,音同“户”)瓜专指西葫芦。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

     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热水洗澡——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排除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

     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打“秋老虎”

     相信99%的人都不知道

     “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辣!”

     什么意思?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为啥秋老虎最凶:

     民间有种说法,“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在历法上是说:农历六月属于早立秋,农历七月立秋属晚立秋。)

     今年属于晚立秋!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立秋后,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有些可以多吃:

    

     润肺

     消痰制咳

     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滋补、强壮

     安神、补血

     对夜间失眠的老人特别适宜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

     还可止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过好末伏十天!可保多年健康!大家谨记!

    

    


    

    小八在这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润民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