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送香气,小暑祝夏安
2015/7/8 美文阅读

     ?点击蓝色字

    
免费订阅!


     小编私人微信号:MJ20141220,倾诉你的心事。

     【今日小暑】暑为温热之气。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小暑相当于是一天中的下午一点钟,正午的太阳正焦灼,一年中最强劲的热力不断酝酿。暑天的清晨最美。午后溽气凝为云山,又呼风唤雨,待雨弹光鞭过后,林梢簇簇红霞满,暑天的晚霞、星空、虫鸣不眠之夜,都是最美的。

     暑风词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周邦彦

    

     宜在《易经》64卦中,小暑的卦象正是“遁”。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正如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黄帝内经》说这个月是“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调养的关键在脾胃。

    

     “暑,熱也。”小暑便是小熱,南方梅雨尽,盛夏始,北方则多雨。此时荷花盛放,木槿正艳,蝉鸣嘶嘶,赤日炎炎,“小暑一過,一日熱三分”。

    

     此时节,满池荷花盛开,正是荡舟采摘莲子的好时节。

    

     风露飒以冷,天色一黄昏。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爲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鸷。”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小暑饮食习俗

     2015小暑汤:古方三豆解毒饮

    

     三豆饮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

     ●三豆汤里都有哪三豆?

    

    
有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汤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药茶哦。

     ●喝不了绿豆汤的人可以喝三豆汤来度夏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汤刚好可以调整一下。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按照今年的五运六气,擅长食疗的吴少冲老师在古方“三豆饮”的基础上,给我们加了适合今年小暑的几个配料:

    

     【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党参性平,没有人参药力强,适合日常补气煲汤用。

     【龙眼肉】养心血。特别是不睡午觉会感觉心率不齐、精力不济的人,更要注重养心血。

     【大枣】大枣与其他食材、药材配伍,是养胃气、调百药、缓和药性的,什么凶猛的药经它一调和,就会更适合人体。所以平时煲汤时,大家都可以扔几颗进去,让汤性更柔和。

     【带芯莲子】这段时间暑热,心火旺。很多人睡眠不好,口舌生疮,加些带芯莲子有助养心安神、让心肾相交。

     【所以,2015“小暑三豆饮”的材料阵容是】

     黑豆、绿豆、赤小豆各20克;带芯莲子、党参各10-15克,大枣5-10个。(2-4人份)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约40分钟-1小时即可。

    

     煲好后是这样微甜而清爽的汤,盛出来当茶喝,解盛暑之毒,又补充心力。渣也不要浪费,用搅拌机打成浓浆,很好喝,食材本身的香甜更浓郁。小暑这段时间,每周可以喝2-3次。

     ●三豆饮还能祛痘、除痱子

     痱子是由于暑热挟湿,蕴结肌肤,导致毛窍郁塞所致,所以要防治痱,首先就是要把暑湿之毒祛掉。

     暑湿热毒带来的岂止是痱子,像各种疥疮、痘痘、湿疹、还有最主要的,一到暑天就特别特别累,晕沉沉的什么都不想做,苦夏之苦,身体不好的人真是吃不消。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把痱子的问题刚好解决掉。而且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肾之谷在豆,豆在五行中偏水性,可以解热。其实不只在热毒重的天气适合喝三豆饮,发烧时、热毒上头发痘痘时,也可以喝,它解热、祛湿的效果比较好。

    

     ▲若是要祛痘、退烧、除痱子,最好喝原方“三豆饮”,也就是只用黄豆、黑豆、赤小豆。

     小暑养生

     避暑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要避免身体中暑:

     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另一方面要警惕情绪中暑:

     高温容易使人心烦意躁,为一些小事就大动肝火。防止情绪中暑可以听听音乐舒缓放松情绪,保持心境平和。

     另外,建议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少抽烟,可适量吃些藕,除烦安眠。

     避疾

     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健康人都觉得闷热难耐,心脑血管病人想要安然度夏更加不易。

     建议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室内通风,闷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常备氧气袋,胸闷气短时可吸氧来缓解,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另外,有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在炎热夏季往往处于缓解期,但仍要注意管住嘴,尽量不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旧疾复发。

     暑湿时节还要格外警惕肠道传染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可暴饮暴食。▲

    

     点击↓↓↓看更多精彩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美文阅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