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专家挂号费只能买半双丝袜
2014/9/23 医学界杂志

     提示: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医学界杂志”,添加关注后,发“140923”给“医学界杂志”查收今日的全部精彩资讯。

     导语:修理电脑也不至于这么便宜,修理身体却如此廉价,这合理吗?

     作者:知庸 来源:人民日报

     9块钱,能买什么?

     3袋方便面,半双丝袜,以及看病时候找个专家。

     别不信,这就是青岛医院专家号过去的价格。执行这个价格的可不只是青岛。别看就9块钱,也未必全给医生,医院、科室,说不定多少还得留点儿。

     而一位专家的养成,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按医学院最节约时间的读法吧,本硕博连读,得8年。按青岛医院的算法,临床20年,才能做专家门诊。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至少28年沉淀积累的医生,您花3袋方便面的钱,就能看上。

     修理电脑也不至于这么便宜,修理身体却如此廉价,这合理吗?

     有人会反驳:算法不对。医生挣的就是这个挂号费吗?药钱多贵啊,还要给红包,你怎么不说?

     我也痛恨以药养医和塞红包。但是,您想过没有,为啥药品加价斩而不断、红包陋习时有发生呢?

     这跟那个9块钱就有关系,包括挂号费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太低,起码有三样坏处。

     一是红包屡禁不绝。红包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市场在医疗服务定价偏低的前提下,对医生实际劳动价值的另类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损害医德,实质是一种贿赂,谁也不会赞同,但客观上,价格落差就是红包温床啊。

     二是小病占大资源,不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不管大病小病,都要看专家。为什么?9块钱不叫钱,为啥不看?专家一天能看的号有限,感冒发烧的占上,疑难杂症的就看不上,加剧了看病难。

     三是肥了票贩子。便宜的价格,能便宜到老百姓手里也好。问题是,便宜的专家号,您挂得上吗?经济学家撰文分析:人为压低了价格后,需求十分强劲,供给又有限,票贩子就有了空间。医生让出来的价格,白白便宜了他们。这,又加剧了挂号难。

     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适合医务人员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正当收入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这个行业的发展就有问题;医生觉得没干头,我们的健康谁来守护?

     话说回来,看病负担过重问题,确实客观存在。但是,药方不是压低医务工作者的报酬,而是要靠医保制度切实分担,要靠医改在别处挖潜。把商业保险引入大病医保的探索,医院在破除以药养医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才是对症的药。

     因此,医生薪酬不提高到合理区间,就像农村俗话说的:想吃酥烂肉,又想打烧锅的,怎么可能呢?

     【如果您身边有突发事件,可以加QQ:845693653爆料,新闻入选即奖励一季度纸质版《医学界》杂志。若您在行医路上有一些思考和感悟,欢迎给《医学界》投稿,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一经录用,发布后每篇稿酬100-300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页面底部给界哥点个赞;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