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了这个,就不怕医闹了!
2015/3/4 医学界杂志

    

     导读:在制度、民心一时难以改变的现阶段,如何解决医闹问题?

     作者:知乎网友孙毓波

     来源:知乎(文章经作者授权转载)

     近好几个关于医闹的新闻,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医闹》,我写了一个答案,主要从法律的立法、司法、执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医闹?

     在制度、民心一时难以改变的现阶段,如何解决医闹问题?我想关键点就在法律途径不好走,法律途径不好走的难点又在取证难。取证难对患者家属难,手术时家属又不在身边,哪来的证据呢?对医院更难,因为医院要提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就算没有失职失误,家属仍觉得一定是医院隐瞒了。

     要解决医患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技术手段可以作为一个思路,这不我就构想了一个发明,叫医疗记录仪。

     这玩意是从飞机上的黑匣子得到的灵感,飞机失事常常无一生还,为了还原飞机失事原因,就发明了一个飞行记录仪(俗称黑匣子),记录飞机飞行的声音和各种参数,用于判定飞机故障原因。我们也可以搞一个医疗记录仪,记下治疗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如果患者对治疗效果有质疑,可以随时拿到详细记录。

     严格的说这不是一个仪器,而是一套庞大的系统。

     从120接到电话,这套系统就开始工作:几点几分什么号码打入电话,通话内容,结束通话时间都做详细的记录。

     然后救护车出动,救护车上也装有一个医疗记录仪的终端,谁开车,谁跟车,几点几分出发,几点几分到达现场,几点几分接到病人上车,几点几分送到急诊,谁接手,甚至包括往返的行车路线均有详细记录。

     从接病人开始,医生的处置过程全程记录下视频和声音(可参考警察的执法记录仪)。如果患者或家属考虑隐私问题,也可签字声明放弃录制视频。记录的同时,还可以支持在线直播,患者家属通过扫描挂号条上的二维码可以通过身份验证,通过自己的手机、ipad等看到患者治疗的实时声音画面,并在几台摄像机位之间切换。必要时患者可以和家属视频通话。即便没有医疗事故,这个功能也很有意义,比如生孩子时许多医院都不许家属进入,都在走廊上急得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有了这个功能就好多了。

     心电图等监护仪器也需要做升级并加入终端功能,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脉搏、血压、体温……都实时传入服务器保存。

     医生的手术记录也纳入这套系统,医生可以在线提交。

     如果一切顺利,家属在办理出院手续的时候可以填一个单子,声明不需要再保存记录数据;如果家属有异议,可以持挂号条去医院的信息中心,凭证件导出一份完整的记录,用优盘拷走。

     进入医疗事故鉴定阶段,为公平起见鉴定机构通过网络随机请异地医疗专家对医疗记录进行判读,可以重听电话录音,重放视频画面,查看生命体征记录……记录中具体的地名、医院名、人名、日期都打马赛克。这样可以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

     有了这套系统,医院就不用为自证清白发愁了;病人家属如果想走司法途径,也不用为取证难发愁了。双赢。

     这套系统开发起来其中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只是运行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患者身上,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但即便有了这套系统,即便证据是明摆着的,只会安抚明理守法的患者家属,仍不会根本杜绝医闹现象。因为按照我的判断:绝大多数医闹的心里明镜似的,他很清楚医院是无辜的,这就是一门生意,管你无辜不无辜!根本解决仍然需要公检法严格执法,彻底打掉这个畸形的行业。

     原来在个别病人家属想象中,仪器记录下的对话是这样的:

     医生:剪刀

     护士:(递)

     医生:钳子

     护士:(递)

     医生:签子

     护士:(递)

     医生:孜然

     护士:(递……)

     我靠,你个王八蛋!我说什么来着?!果然有问题!!!!!

     实际上草菅人命的医生毕竟是极少数,医疗记录仪的内容可能要让多数病人家属失望。

     对这篇文章有话想说?有感想?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界哥界妹们一起交流讨论起来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