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李建雪案迎来公开透明的审判!
2015/4/17 医学界杂志

导读:福建李建雪医疗事故罪一案,我们正在关注,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们正在关注,全国关心司法进步的公众和媒体同道们也在关注。我们相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应该不会永远缺席!
作者:农夫观察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迷雾重重的福建李建雪医疗事故罪案,随着《北京青年报》记者张倩老师的一篇报道,更多的真相展示给了公众。
通过张倩的报道,我们发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死者的父亲是身价过十亿的超级富豪、福州市人大代表;公公是政府官员、丈夫是警察。该案在警方还没有立案的情况下,就刑事拘留了当事医生李建雪;死者获赔金额超过了当地一般标准的两倍;在没有尸检、无可靠证据的情况下不同级别的医学会做出了不同结论……
这么多案件的细节浮出水面、展示给公众,李建雪案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性的医疗事故罪案,转化为关于司法公正、社会正义的拷问--在中国,或者说在福州当地,“司法的程序正义、结果正义”如何保证?在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这个案件为何会以异乎常规的方式进展?
之前《医学界》关于本案的诸多专家点评和讨论,局限于法律和医疗范畴内的技术性探讨。虽然我们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活新媒体,我们的读者主要是医生,但我们一直认为,独立、客观、公正是我们的生命,是读者信任的基础,所以我们曾刊登过专家们的法律分析稿件--有些专家支持对于李建雪的有罪认定(当然,我们也刊登过支持无罪辩护的稿件)。
也就是说,我们认定有罪与否,不以我们的立场和定位决定,而是支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为我们相信,司法公正是保持社会公正的底线,社会上的冲突和矛盾,都应该在法律的范畴内得到解决;同时我们也相信:建设法治中国,是当前社会各阶层的最大公约数--实际上,我们的医生读者们绝大多数是能够理解我们的立场的,只要该案按照司法正义的路径走下去。
但现在最新披露的细节,告诉我们,李建雪并不只是一个法律案件。在这个案件中,超级富豪的财富、官员的权力,可能影响到了司法的程序正义,而没有程序正义,结果正义如何获得?
当前我国的医疗有着很多问题。我们不否认,有些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责任心,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不良体制上。同时我们也必须看清,因为体制的“逆淘汰”作用,出现了优秀学子不愿学医、大量优秀医学生换行等现象。如果李建雪因为能力问题导致不良后果,那么,是谁给了她从医资格?如果她独自担当了不良体制导致的后果,那么谁还能安全的行医?如果医院的系统管理导致了如此后果,凭什么让一个弱女子独自承担?
福州市的司法系统能否坚守程序公平、司法正义,能否给痛恨特权和暗箱操作的国人们一个公开、透明、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司法审判,我们正在关注,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们正在关注,全国关心司法进步的公众和媒体同道们也在关注。我们相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应该不会永远缺席!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百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关注方法:
按住图中红色指纹3秒钟,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对这篇文章有话想说?有感想?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界哥界妹们一起交流讨论起来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