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成“护士劫”?护士们过节不容易!
2015/5/3 医学界杂志

导读: “关爱护士,不只是在护士节,她们确实很辛苦,在国内,她们的重要性一再被忽视。希望病人和医生都能给予她们专业性的尊敬。”
编辑:子叶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是为纪念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而定的,今年已经是国际护士节的103周年。而这一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那么,当国际护士节来到中国,给中国护士们带来了什么“惊喜”呢?
首先,没假期,没休息

图片来自微博
@红颜遗默2013:这护士节过的唉!休息是不能休息…过几天想出去玩都不能休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啊!气死人了,真想找个出气筒!
@女汉子_倩倩:一年四季没有过过节,就连护士节,也不会放假。
其次,要考三基,练操作


图片来自微博
@zjoe-z:5.12护士节,不放假没得过节费,还要练操作,搞表演,晕哦,能不能取消这个节日!
@super王小护:为什么每年5.12都要全体考试?这个所谓的护士节,不应该是让365天超负荷工作的护士们在心情上稍微放松一下的日子吗?那些表演式的操作好啰嗦。
@不想上夜班的汪护士:根本就不期待什么护士节,又是妈蛋的操作竞赛,可不可以让我们休息哈?
再次,还要一边工作,一边排练节目

图片来自微博
@艾吳雅倩狠靠谱:这几天忙着排练节目,腿好酸呀!难得出来看个电影,明天又要继续了,512护士节快过去吧…这样我才可以晚上潇洒。
@_随遇而安_Angel:我能不能呼吁一下取消512护士节,尼玛太折磨人了,一会考试一会比赛,排练,到底你们做领导的有没有深入了解护士群体劳动强度、工作压力,为什么要为了给少数人挣功绩而去折磨我们这些打工者!
然后,护士节就这么变成“护士劫”

@手机用户3229941562:做为一名医护人员,很惭愧的说,我讨厌护士节,每年都要考笔试,操作,制作PPT,还有读后感。护士节那天就是批斗大会,前三名的拿奖,后三名挨批,中间的羡慕嫉妒恨。我想问别的医院也如此吗?
@蔚蓝烟烟:护士节变成"护士劫"! 谁之过? 护士平时工作繁重,压力大, 每年的护士节应该为护士造点福利,或给予慰问.而现在很多地方都将512变成了技能比武! 从培训,训练,考试前后一个月让所有护士苦不堪言!刚上了夜班,白天也得训练训练。一个个小女孩熬得面黄肌瘦!
更过分的是,医院折腾护士,社会不重视护士劳动,护士节当天还出现过护士被打的事!

2014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女护士小郭在查房时,被一名患者的家属打伤,不仅头部血肿头皮开裂,而且出现呕吐、头晕,颅压和血压均居高不下等情况。事情发生后,该护士就被转到心脑血管医院接受治疗。打人者家属却辩称打人者以前受过刺激,有精神病,行为有时会失控。
“我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做这份工作了。”被打的护士小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流下眼泪,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记者:“怕了。”眼中还残留着恐惧。
这样的护士节,让哪一位从业者有心情去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那么,国外怎么庆祝护士节?
美国:表彰注册护士
美国的护士节持续一周时间,称为“美国国家护士周”始于每年5月6日,于5月12日截止。美国护士协会在1996年5月6日开始了“国家注册护士表彰日(National RN Recognition Day)”,用以表彰一年365天注册护士不知疲倦的辛勤付出,他们是不可或缺的。ANA鼓励其州及地区的护士协会及其他组织认可1996年5月6日为“国家注册护士表彰日”。
美国国家护士周作为已建立且广为认可的重大活动,这段一直存在的日程提升了国家护士的地位并明确其定位。
加拿大:倡导感谢护士
加拿大国家护士周从5月11日至5月17日,期间还将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在这几天里,加拿大护士协会提倡每一位公民认识到,护士在其专业领域的兢兢业业和无私奉献,这一切都让加拿大成为一个更加健康的国家。
此外还倡导大家通过推特(Twitter)平台以“#everystep”为标签内容,表达自己对于生命中曾经遇到的护士的感谢,或通过访问加拿大护士协会官方网站了解更多护士是如何在多层面内伴随加拿大人生命中每一步的。
英国:唤起公众关注护士
2013年5月12日,英国最大的护理组织——皇家护理学院东肯特区的会员们正在这里为市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庆祝5月12日的“国际护士节”。护理学院永久会员普莱尔女士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她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举行类似活动,以唤起公众对护士这一行业的关注,因为现在的护士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最后,让我们的视线再回到国内,在距离护士节倒计时还有九天的时候,借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医生余可谊的一句话:“关爱护士,不只是在护士节,她们确实很辛苦,在国内,她们的重要性一再被忽视。希望病人和医生都能给予她们专业性的尊敬。”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