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改革动真格,济南公立医院新入职医生不再有编制!
2016/4/21 医学界
导读:“公立医院去编制”在济南有了新突破!
文:徐毓才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日前,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今年5月起济南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此次医改除了在分级诊疗、医疗费服务价格、就诊秩序等方面发力外,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要改革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去编制化”。
我们看看方案是怎么规定的:
要改革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去编制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全面实行编制和新增人员备案制,原编制内人员事业身份记录在案。按规定公开招聘,实行分类管理。对已经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由医院自主聘用,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控制总量内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而且规定,要按照省上统一部署和要求,推进公立医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员控制总量内的所有医生,以及其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而这些,无疑对公立医院里大量存在的编制外人员是一大喜事。
与之前其他地方的相关方案不同,此次济南的改革动作可操作性强,而且有配套,可以从以下两点看出:
一是济南的说法更具体,有操作性,如明确对原有编制内人员实行备案制是将事业单位人的身份记录在案,对新进入医院人员没有编制,实行由医院根据需要公开招聘,合同管理。这些规定,既有政策依据,又可以平稳过渡。
二是同时对实行取消编制后最大的两个后顾之忧做了明确,一个是养老,一个是同工同酬。
有分析人士表示担忧。竹立家认为,在事业单位下半场的改革中,涉及到编制创新改革,尤其是取消高校、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管理问题,下一步面临的挑战将很大。反对的声音认为,取消编制之后,公立医院就没有了规模控制和发展规划,就会失去基本的管理规范。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对取消公立医院编制也有担忧,主要担心实施养老保险后会不会通过提高服务收费等措施,将资金压力转移至老百姓身上。因此,在取消编制之后,公立医院对新进职工的户口、养老、社保、医疗等问题如何做出合理的政策规定,还需要人社部、中编办等方面,尽快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性配套改革文件。
回顾新医改以来这七年,说的不少,但真正动摇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举措并不多,尤其是倍受诟病的编制制度。深圳、北京倒是写进过医改文件,但似乎只是记录在纸上,原因是缺乏顶层设计。不久前人社部、卫计委明确将这一想法纳入今年的规划,加上济南这次的动作,看来这下真要动真的了。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yxjtougao@126.com;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