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差错率极高,医院要如何应对?
2016/6/10 医学界

    

     看文章之前我们首先来做一道选择题: 下列原因哪个造成每年美国死亡人数最多:1 艾滋病2 乳癌3 车祸4 医疗差错正确答案是4、医疗差错。在美国,每年至少有44000~98000人死于可避免的医疗差错,其数量超过了因交通事故、乳腺啊和艾滋病等严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而在全买范围内打来的总损失估计在17亿-29亿美元之间。

    在医疗制度非常完善的美国都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更不用说在其他国家存在一个什么状况,而具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ACHO)的《重大患者安全事件根本原因报告》显示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失误事件有66% 是因为团队沟通合作不良。 要如何改善团队沟通合作问题?来自台资上海禾新医院副院长;高雄荣民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义守大学、海洋科技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兼任讲师王棋教授给我们带来美国和台湾一直在推行的经验:导入团队资源管理课程,训练医疗人员团队合作及工作技巧,发挥相互监督,减少个人疏失,提升患者安全,也就是提倡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推行和运用。这是很多医院缺失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王 棋

    台资上海禾新医院副院长;台湾教育部部定讲师;高雄荣民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高雄市、屏东县妇女友善医疗推动小组专家委员;台湾护理学会小区委员会委员、护理专案审查委员;义守大学、海洋科技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兼任讲师。

     团队资源管理到底是什么?“目前我们都在强调全员照护和病人安全,但是病人在医院接受服务,不是只有一个单人的部门负责,而是牵涉到很多的部门,这些部门必须分工合作。”王棋副院长说。所以团队资源管理就代表如何来整个人员、设备等一些可用的资源,来达到对病人照护的最高安全水平和效率。这需要基层人员和领导专家的共同开发,进行跨部门的协作。有效的团队合作必须具备三大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团队资源管理有何不同?据王棋副院长说,过去大家都会提到用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进行管理。但是品管圈现在已经明显解决不了医疗差错持续增多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要实行医疗照护团队全员参与的这个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具体表现的不同就是我们现在的整个人员必须要当成是团队的一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整合的彼此的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互助,合作,警示彼此可能产生的问题,甚至主动去支援,在整体上对病人的全称照顾和治疗产生1+1>2的效果。跟品管圈的方式比较,团队资源管理不仅能有效减少医疗差错,更能做到有效预防。

    

     它需要我们做出哪些改变?王棋副院长提出,由于过去我们的岗位本位主义比较严重,所以我们现在要改变这一观念。比如我们过去比较重视医生,都要听医生的,但实际上病人的照护是需要整合所有的人员一起来进行。还有过去岗位本位主义比较严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就导致了一系列沟通合作问题的产生。现在我们就要改变这些观念,进行有效积极的沟通协作。当然我们更需要一个更有效的领导,进行协调和整合。这也跟过去需要的强人领导不一样,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根据领导整合,清楚的指导团队的目标所在,成员之间的资讯彼此公开分享,让病人的安全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这需要医院管理层在观念和对于团队资源管理的培训更需要积极主动。它能够带来哪些效果?据王棋副院长介绍,团队资源管理对于缩短急诊重度创伤病人的处置时间、手术室的安全有效管理、临床照护安全率的提升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效果。但是要如何运用到各个医院?在6.28-6.30由医学界传媒和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联合开办的【现代医院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训练营】中,王副院长还会带来更多实例分享和演练,用实际的操作来让学员了解,在每一个阶段怎样去运用团队资源管理策略工具。王副院长还说:“因为每个医院情况不一样,虽然病人整体照护和处置的具体缩短时间没法确定,但是一定能达到的效果是医院的成本降低,病人的安全性增加,医疗差错率会明显降低。”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到底还有哪些实际操作事项?在各个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中要如何运用?还需要哪些部门的协作?结合什么制度和工具能够产生更大的效果。这些答案王副院长会在训练营的课程中为我们一一解答。要想了解更多课程信息,可以直接长按二维码识别或者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了解报名。 友情提醒:提前报名,还有优惠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