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万家团圆日 医护无私奉献时
2015/2/25 护士网

     导语:忙碌的不仅是医生,作为当晚的值班护士,今年34岁褚燕娟也忙得分身乏术。“不停地进行气管插管、呼吸循环支持、辅助完善术前准备……急诊室就像‘流水席’,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褚燕娟告诉记者,对于原本就“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急诊科来说,哪怕平时有谁暂时“缺席”,都会给当天值班的医护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更别提是春节期间了。

     1人物名片

     唐煜: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医师

     褚燕娟:市第二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彭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副主任医师

     赵敏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副护士长

     2人物故事

     今年是唐煜在医院急诊室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了。今年31岁的他已经成家立业,孩子刚满14个月。“对于不能带着妻儿回安徽老家与家人团聚,难免有些遗憾,但家人们对我的工作都很理解。”唐煜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急诊室的病人总数较平时有所减少,但病情却往往更为危重。除了医治正常的危重症患者,急诊室的医护人员还要对节日期间酒精中毒、消化道穿孔,被烟花爆竹炸伤,甚至暴饮暴食引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抢救。除夕当晚,该院急诊室里陆续进来了十多位病人,其中几位甚至已经命垂一线。“别说是空下来睡一会儿,甚至连喝口水都抽不出时间……”唐煜表示。

     忙碌的不仅是医生,作为当晚的值班护士,今年34岁褚燕娟也忙得分身乏术。“不停地进行气管插管、呼吸循环支持、辅助完善术前准备……急诊室就像‘流水席’,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褚燕娟告诉记者,对于原本就“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急诊科来说,哪怕平时有谁暂时“缺席”,都会给当天值班的医护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更别提是春节期间了。

     当唐煜和褚燕娟坚守在除夕夜抢救急诊病人时,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的医护人员彭华和赵敏芳,也在为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保驾护航。彭华今年43岁,湖北人,自2007年来到嘉兴工作的8个春节里,她和丈夫、女儿一起只有回过一次老家。“每次都是丈夫自己带着女儿走,我在医院‘留守’。”彭华告诉记者,每年春节都有不少孕妇因为胎盘早剥、羊水不足、胎心不好等原因,急需接受手术治疗,光剖宫产手术,她平均每天都要做6到7台。与彭华不同,赵敏芳的主要工作是为众多刚完成生产的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护理。她告诉记者,虽然是本地人,但因为平均每天要为20到30个产妇和新生儿做护理,家人也早已习惯了她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

     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相伴过年,但是,对于相处时间远超家人的医护工作者来说,羊年春节不只是累,同样也伴随着快乐——

     “上个月值班表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商量决定要去订一个创意蛋糕迎接新年!”“年夜饭大家也从盒饭改成了肯德基外卖,算是小小犒劳下自己一年来的辛苦!”“每人都从家里带些好吃的和同事们分享,照样很开心。”……聊起这些,唐煜和褚燕娟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对于彭华来说,今年过年最大的安慰就是懂事的女儿选择留在嘉兴陪她一起过年。“虽然不能和她一起吃年夜饭,但能在大年三十的中午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上我亲手做的椒盐土豆片,我就感觉很幸福了。”彭华说。赵敏芳则告诉记者,虽然值班很辛苦,但只要看到呱呱落地的新生命,那种自豪感和神圣感就把肚子里的苦水掩盖了。

     采访中,彭华的一番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对于所有医护工作者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换来病人的健康和平安,心情就和每天过节一个样。”

     每年春节,在人们尽情狂欢的时刻,有多少医护工作者正在默默坚守着这个责任重大的岗位,无私地奉献着。正如医生和护士们所期望的那样,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与坚守,一定会换来更多患者的健康和更多家庭的幸福。

     温馨提醒:随手戳文章底部推广广告打赏小编,不花钱!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认识更多全国各地的医护同行。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