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药物外渗该怎么处理?
2015/9/13 护士网
作者李小护
急诊科病房,13床,李XX,女,64岁,因左侧枕叶脑出血收住入院。凌晨两点,李小护遵医嘱予20%的甘露醇125ML给患者静脉滴注。患者静脉留置针已留置右前臂内侧两天,留置针在位通畅,穿刺点皮肤未见红肿,硬结。常规消毒连接留置针,液体滴入通畅,调节滴速后,李小护便离开了病房。十多分钟后,李小护再次巡视病房,发现13床甘露醇液体滴入不畅,穿刺点周围红肿,发硬,触摸病人局部皮肤有疼痛感,通过询问得知,可能是家属给病人翻身时不小心拉扯到了留置针,导致药物外渗。考虑到甘露醇药物外渗后会引起组织坏死,李小护立即关闭输液器,拔除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一边安慰患者及家属不要紧张,一边通知医生处理。后遵医嘱给予抬高患肢,硫酸镁湿敷,密切观察患肢肿胀,皮肤颜色,局部皮肤温度等情况。经过处理,患者肢体局部肿胀逐渐消退,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恢复。
目前,静脉治疗护理操作在护士临床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但输液引起的药物外渗也同时成为了临床中常见的护理问题。我国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对药物引起的渗出,外渗,外溢都有着严格的定义。
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那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甘露醇外渗以及如何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呢?
①对于刺激性或者特殊药物,应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血管内再输注药物,必要时可采取0.9%的生理盐水先行试滴;
②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留置针的宣教,在输注特殊药物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嘱其尽量减少活动,指导患者及家属对穿刺处皮肤的观察,如出现红肿热痛,硬结等情况及时通知护士;
③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勤观察,多巡视,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④发生外渗后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局部制动,抬高患肢,更换穿刺部位;
⑤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遵医嘱可以采用654—2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必要时湿敷纱布外可罩一层塑料薄膜,以减少药液的挥发;遵医嘱予理疗,局部封闭等相关治疗;临床上也有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
⑥密切观察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
⑦给予心理疏导,安慰患者及家属,避免其紧张不安。



请本文作者与微信:29527741联系领取稿费。

医护招聘求职、考试晋升,请关注下面微信。

△长按上面二维码快速关注咯!
微信号:yh120cn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我的部落】,认识更多全国各地的医护同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