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纠结的院感知识,您究竟掌握了多少?
2015/10/29 护士网
作者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李晓红
护理人员因职业的特点,与患者及其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最频繁,护理工作稍有疏忽,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甚至暴发流行,2005年宿州眼球事件、2008年西安交大事件…..护理工作都存在责任,所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在护理工作中尤显重要,可有些院感知识无法直接从护理学科中获及,导致意见不一或模棱两可,着实让天使妹妹们无所适从?下面这些纠结的院感知识,您掌握了多少呢?
1.手术区域要不要备皮?怎样备皮?
备皮是对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前进行手术区域清洁的工作。备皮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有只清洗不剃毛发的,有刀片剃毛发的,有脱毛膏脱毛发的;有提前几天备皮的,有术前半小时备皮的……
循证指南:卫计委201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确需去除手术部位的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尽量靠近手术开始时间进行备皮)。
2.留置血管导管更换时间?
外周留置针,有的医院规定不超过三天,有的四天;PICC,短则几天,也有报道留置近两年的……
循证指南:美国2011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总原则: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
外周静脉导管:当患者出现静脉炎(热、痛、红或触感静脉索)、感染或导管故障时,及时拔出外周静脉置管,对于成人,不需要短于72~96小时更换外周置管来减少感染和静脉炎的风险;在成人,关于更换外周导管的临床指征,尚无推荐意见(备注:卫计委2013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推荐:无感染情况下,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小时更换一次);对于儿童,仅在有临床指征时更换外周导管。
CVC、PICC及血透导管: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不要常规更换CVC、PICC、血透导管或肺动脉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备注:卫计委2013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推荐: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CVC或PICC,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脐带导管:在不需要时或发现有下肢血管功能不全迹象时,应尽快拔除脐静脉导管,但如果无菌技术得当,其可最多留置14天,脐动脉导管留置最多不超过5天。
3.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抗生素膀胱冲洗可预防感染吗?尿管更换时间?如何留取尿培养标本?
很多基层医院仍保留了留置尿管的病人常规抗生素膀胱冲洗,尿管一周一换或一月一换,任意采取方法留取培养标本……
循证指南:卫计委20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或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4.疑似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何抽取血培养标本?采集量为多少?
循证指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希望保留深静脉导管者: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并各自做好标记。决定拔除深静脉导管者:从独立的2个外周静脉部位,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同时无菌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末梢送实验室(实验室采用Maki 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采集量均为10-20ml。
5.呼吸机管道应间隔多长时间更换?
循证指南:呼吸机相关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
连续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不应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宜每周更换1次;如有明显污染或功能出现障碍,则应及时更换;加热湿化器和活瓣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请本文作者与微信:29527741联系领取稿费。

·题图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抢救青霉素过敏患者,慎用肾上腺素!
医护招聘求职、考试晋升,请关注下面微信。

△长按上面二维码快速关注咯!
微信号:yh120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