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静脉穿刺时,握拳还是不握拳?
2015/11/20 护士网

     作者薇薇

     在医院各科室,密闭式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最常做、最熟悉的临床操作了,每天,护理人员都会端着治疗盘,或是推着治疗车,带齐了输液用品,穿行于各病区,忙碌在各病房,专注于各个患者的这些操作。

     按部就班的,准备、检查、核对、排气、选血管、扎止血带、消毒、再次排气及核对、嘱握拳、穿刺、松拳……一整套熟练的操作程序一气呵成,流畅而完美,简直是病房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诸君且看,密闭式静脉输液这套操作流程中,少不了的是:握拳——松拳。

     就在这一握一松之间,给大家提个小问题:临床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你会嘱患者握拳吗?握拳后穿刺成功率真的高吗?大家怎么看?

     众说纷纭。

     “习惯了握拳。扎上止血带,‘握拳’就会脱口而出。”

     “握拳?个人不喜欢,感觉握拳以后静脉没有松开时突出。”

     “不喜欢握拳,感觉握拳之后反而不好评估血管,血管的突出性没那么好了。”

     “同感。但皮肤松弛问题也不可避免啊。”

     ……

     有赞成握拳的,有对握拳提出异议,不一而足。

     查询了第四版《基础护理学》教科书写到,选择穿刺部位时,如果静脉充盈不良,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按摩血管;嘱患者反复进行握、松拳几次;用手指轻拍血管。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悉心揣摩,这里“嘱患者握拳”的目的应该是绷紧皮肤以有利于穿刺。

     李小萍主编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基础护理学》第2版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中,密闭式输液法操作步骤之六,选择静脉:肢体下垫小枕,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排气及核对,嘱病人握拳,取下护针帽,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再平行送入少许。固定针柄,松止血带,嘱病人松拳,松调节器,待液体滴入通畅,病人无不适后,用胶布或敷贴固定。

     后面紧跟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中,嘱病人握拳外,还多了一句“绷紧皮肤”。

     参悟教科书里嘱病人握拳外,多了那一句“绷紧皮肤”。一次又一次地验证,嘱患者握拳的目的,就是为了绷紧皮肤。所以,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实际操作中,为绷紧皮肤,利于穿刺,可视情况而定,毕竟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一针见血,穿刺成功。

     虽然教科书上都有写“嘱患者握拳”,但在现实临床操作中,护士们常常感觉,患者一握拳,手背上的血管就被压扁了,反而不容易穿刺;但不嘱患者握拳的话,患者手背皮肤可能会很松弛,进针的成功率可能就会有影响了,那么,护理同仁们究竟应该怎么处理?

     在此,借助“护士网”平台,和各位护理同仁共同探讨学习一下,交流一下临床操作心得。

     探讨与争鸣

     ☆ 可握可不握,不必千篇一律。护士视情况而定,灵活掌控。

     ☆ 不主张每个病人都握拳,而且有的患者因病也握不住。但是在具体操作时,护士的手可握住患者的五指,也能绷紧皮肤,同样起到易于进针的作用。

     ☆ 可以握拳,但交待病人不必握那么紧,做个握拳的手势即可,利于护士把握,便于进针就行。

     ☆ 喜欢让患者半握拳,握拳太紧血管都看不见了。如果是用留置针的话不握拳。

     ☆ 不喜欢患者握拳,特别对于消瘦的人,握拳的话,血管都会压进骨缝之间,我一般都是抓住患者的手,一样可以绷紧皮肤。

     ☆ 将患者松开的手全部握在手里绷紧皮肤,像给小孩打针不配合那样握在手里,病人手的姿势就像鸡爪形状,进针时,护士酌情下压皮肤,掌控局面。

     ☆ 一般情况血管看得见的,反复握拳轻拍让血管充盈。也可以按照上面老师说的方法,半握拳,手指稍微分开,从两个手指末端的血管进针。

     ☆ 还是喜欢让病人握拳,但也因人而异,如果是那种很瘦的、皮肤比较薄的病人,可以不用握拳。有时候握拳可以起到固定血管的作用,免得再穿刺时血管滚动。

    

    

    

    请本文作者与微信:29527741联系领取稿费。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输液完之后拔针是先关调节器?还是先撕胶布?附高能技巧!

     ·题图来自网络·

     医护招聘求职、考试晋升,请关注下面微信。

    

     △长按上面二维码快速关注咯!

     微信号:yh120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