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针”的故事(图)
2016/4/4 护士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重医附二院)肿瘤科病房有一名护士叫周巧凤。提起她时,患者们会异口同声地称赞。“我做的是平凡的工作,当初选择了护士的职业,我就会认真做好,干一行爱一行吧。”周巧凤面对大家的称赞时,总是很谦虚。近日,她被评为重医附二院十佳宽仁好护士。

患者:她耐心周到热情
“周护士的穿刺技术在全医院排在前五名,每次穿刺都是一针成功,所以同事和患者都给叫她‘周一针’。”周巧凤的同事、护士曹静说,肿瘤科的患者因为要接受化疗,血管受到损坏后非常不容易找到,一般护士的穿刺成功率都不高,但周巧凤的成功率高达99%以上。
“就是熟能生巧。”周巧凤说,通过判断患者的血管情况,预测血管的位置、走向,然后通过感觉调整进针角度,这样就能一次穿刺成功。“很多患者知道我技术最好,总是指名点姓要求我去穿刺,有的宁愿等一段时间,也要等我去做穿刺。”她说。
在患者眼中,周巧凤对待患者的态度也有口皆碑。在重医附二院肿瘤科的留言簿里面,出院的病人给周巧凤评价最多的就是耐心、周到、热情。
“患者都能记住我,是因为我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吧。”周巧凤说,肿瘤科患者因长期治疗,多数经济条件不好,她会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替病人着想,尽量替病人节约费用。比如,癌症病人反反复复住院,长期输液,多次化疗,导致血管条件不好,医生就会建议病人使用PICC导管,但病人不知道这是什么,她就耐心解释,使用PICC导管既能长期留置,又能比其他输液方式节省一大笔费用,还能减轻很多痛苦。
同事:她像一个大姐姐
“周巧凤真像一个大姐姐,我们护士都叫她‘好姐姐’。”周巧凤的同事、护士曹静说,肿瘤科的化疗药物有近百种,每种药物的输入方法不同,副作用不同,新来的护士根本不熟悉,但只要问周巧凤,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在护士里,我的年纪最大,工作时间最长。”周巧凤说,她在肿瘤科工作的时间最长,至今已经9个年头,所以她对科里的情况非常熟悉,新来的护士遇到不清楚的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她咨询。
“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只要找到周姐姐,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曹静说:“有的护士失恋了,找到她哭诉,也能得到最好的安慰。”
最高礼遇是患者赠送苹果
在周巧凤看来,她收到的最高礼遇是一个苹果。
“去年平安夜,我正在值夜班。”周巧凤说,83岁张婆婆正在病房住院,张婆婆过来找到她,把一个苹果塞到她的手中。周巧凤回忆:“当时,她对我说:‘周护士,你辛苦了,我儿女不在身边,经常都是一个人在医院,全靠你帮我送水打饭,扶我上厕所,照顾我。今天是平安夜,送你一个苹果,希望你平平安安。“我知道这个苹果放在她的柜子里很久了,已经蔫巴巴的,但是她一直舍不得吃。”周巧凤说:“我想,这个苹果是我得到的最好的奖品和礼物了。”
AD推广
? 解决夜班后肌肤问题,用暖男医哥护肤护肤品。

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必处理,万分感谢!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2016版医考类、护考类考试宝典热销中。宝典在手,考试不愁!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做题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