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护士自杀!如果避免悲剧,每个医护都要看!
2016/4/21 护士网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使我们直面患者的身心痛苦,每日都会感受到来自职业生活的重重压力,面对工作与生活的重压,势单力薄的护士“小我”,如何摆脱负面情绪,扭转逆境,以更好的身心适应眼前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呢?
新闻链接
19日15时,一名年轻女子在家中不幸身亡。经核实,女子为本市某医院的护士,年仅22岁,家中煤气阀处于拧开的状态。事发后,就女护士是否为轻生等问题,警方已展开调查。
知情人透露,事情发生在中山区职工街附近一居民楼,事发时只有女子独自在家。昨日,女子的父母出门上班,中午回家后发现女儿倒在厨房里,家中的煤气阀处于拧开的状态。女子为本市某医院的一名护士,年仅22岁,她的离去让街坊们惋惜不已。知情人表示,女子刚过完生日不久,生前曾表示“压力过大”。
22岁,正是如花的年龄!
无独有偶,就在当天,笔者所在的120急救站,也在医院隔壁的“鹏宇天下城”接诊了一个服“百草枯”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女,63岁,因抑郁想不开,自服“百草枯”250ml!
这种脏污的暗绿色液体,不仅百草枯死,人服了也是唯有哭死!
急救队员见惯了生死,把这个无知的服毒者匆匆地转运到此间最大最好的急救中心,就怏怏而返,很快,急救队员又投入到新的急救任务之中,120急救站又恢复了暂时的平静。
作为最前线的急救医护,在这里值班的医护人员,几乎都学会了自动“屏蔽”这些负性的刺激,他们直面伤患的痛苦,并非铁血无情,而是为了放下这些恶性刺激带来的心理包袱,以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急救工作中去!
急救队员院前急救环境险恶、复杂多变,工作负荷过重、薪酬待遇低……尽管时常面临社会期望值过高、患者不理解不尊重、政策不配套等诸多挑战,但活跃在急救一线的医护人员仍然恪尽职守。
有最新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医护人员觉得“超级累”,50.8%的医护人员感到工作负荷过重,其中医生群体为64.5%。超过40%的医生日工作时间多于10小时,仅有33.6%的医护人员感到自己的睡眠充足。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的医护人员仅占46.7%, 儿科专业比例最低,只有39.6%。只有40.6%的医生称去年休满了国家法定假期……我想说,其实我们工作这么多年来,在这个半死不活的基层小医院,许多医生因压力大、待遇低而纷纷“跳槽”,但我们护士因“天下乌鸦一般黑”而未敢轻举妄动,依然顶着压力重重,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且一直都没有休过年假好么?
“今年大三了,马上快要实习了,想要考研,还想要考个心理咨询证,六月份还要考六级,就想问问各位过来人,建议我考吗?这个证对以后找工作能有多大的帮助?”……这是一个本科在校生在护理网站上的留言,她想考个心理咨询师证,来给自己“加码”,以后好找工作。这个上进心很强的护理新生代很有心思,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护士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她们考证的目的,不仅在于临床工作中能给身边的患者用到,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好友,都有益处,懂得站在更高的角度,跳出“小我”看世界,规划、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中,少不了的有心理、社会评估方面的内容,其中《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都有重点介绍,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评估内容,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忽然发现,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护理学习内容中,都有提到,协和医院吴欣娟老师主编的《护理管理工具与方法实用手册》也有!
忽然想起来,假如新闻报道中因“压力过大”而想不开的那个护士小妹妹,她若是为自己也做个“抑郁自评”,早点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救加上求助、心理疏导、社会支持……悲剧是不是就能避免发生呢?!
作为专业的医护人员,我们应该协调好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调节身心平衡,更有理由过得更好!如果你近期感觉压力大了,累了、倦了,摆在我们护士面前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并不是单单专为“患者”而用,闲暇下来的时候,记得也给自己来个自评吧!
好好看看吧,评估,不仅为患者,不仅为工作,同时也为更好的自己!

END

请本文作者与小编联系领取稿费。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AD推广
? 解决夜班后肌肤问题,用暖男医哥护肤护肤品。


发送「专栏」二字给护士网微信,看护理专栏好文章!

2016版医考类、护考类考试宝典热销中。宝典在手,考试不愁!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做题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