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与医院内感染(20道)
2016/7/11 护士网

     1 、何谓清洁、消毒、灭菌?

     答:

     1 .清洁:是指用物理的方法除去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2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除或杀灭芽抱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3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抱和真菌抱子。

     2、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答:

     1 .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辐射消毒法。

     (3)电离辐射灭菌法。

     (4)微波消毒法。

     (5)机械除菌法。

     2 .化学消毒灭菌法:

     (1)浸泡法。

     (2)擦拭法。

     (3)喷雾法。

     (4)熏蒸法。

     3、消毒灭菌基本程序有哪些?

     答:烈性传染病患者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病等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而后消毒或灭菌。普通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可先清洗干燥,然后消毒或灭菌,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

     4 、何谓物理灭菌法?

     答:物理灭菌法是利用热力或光照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蛋白质及酶变性或凝固,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5.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细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扰细菌酶的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损害细菌膜的结构,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

     6 、热力消毒灭菌法有哪几种?

     答:

     1 .干热灭菌:包括燃烧和干烤。

     2 .湿热消毒灭菌:

     (1)煮沸消毒法。

     (2)流通蒸汽消毒法。

     (3)低温蒸汽消毒法。

     (4)压力蒸汽灭菌法。

     7 、压力蒸汽灭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 .物品必须清洗干净并干燥。

     2 .物品包装合适,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下排气式的物品包体积<30 cm x 30 Cm x 25 Cm ;预真空的物品包体积<30 Cm x 30 cm x 50 Cm ;金属包的重量<7kg ;敷料包重量<5kg

     3 .灭菌包放置合理,盆、盘、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多个包装器皿间用纱布隔开。

     4 .灭菌物品尽量拆卸,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打开,排除灭菌器内冷空气,每日监测一次空气排除的效果。

     5 .控制加热速度。

     6 .灭菌待干后取出。

     7 .注意安全操作,操作人员经专门训练合格后才能上岗。

     8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8 、试述干热灭菌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答:

     1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热、不耐湿热或蒸汽和气体不能穿透的物体,如金属器械、玻璃、油、粉、膏等物品的消毒灭菌。

     2 .注意事项:

     (1)物品包体积<10 cm x 10 cm x 20 cm ;油剂、粉剂的厚度<0 . 635 Cm ;凡士林纱布条厚度<1.3 cm 。

     (2)玻璃器皿干燥,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 ℃ 以下再开箱。

     9、试述煮拂消毒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

     1 .适用范围: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

     2 .使用方法: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 一30 min 。

     3 .注意事项:

     (1)煮沸消毒前,先将物品清洗于净。

     (2)器皿的轴节或容器的盖应打开后再放人水中。

     (3)煮沸过程中不得加人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人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4)玻璃器皿、金属和搪瓷类器皿冷水放人。

     (5)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

     10、试述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

     1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2 .使用方法:① 物品表面消毒:30W 紫外线灯,有效距离为25 一60 Cm ,照射强度>= 70 uw / cm2 ,时间20 一30 min 。② 室内空气消毒:每10m2安装30 W 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2m ,消毒时间为30 一60 min 。

     3 .注意事项:

     (1)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

     (2)室内应清洁干燥,适宜温度20 一40 ℃ ,相对湿度应<=60 % ,相对湿度>60 %时应延长照射时间,灯亮5 一7 min 后开始计时。

     (3)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4)定期检查灭菌效果。

     11、使用环氧乙烷消毒的关键注意点有哪些?

     答:

     1 .纯环氧乙烷应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无电源开关处。使用时轻取轻放,切勿猛烈碰撞。

     2 .储存温度不可高于40 ℃ ,以免爆炸。

     3 .灭菌前物品需彻底清洗干净,但不能用生理盐水清洗。

     4 .消毒容器不能漏气,袋内物品放置不能过紧。

     5 .本品液体对皮肤、眼睛及茹膜刺激性强,如有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

     6 . 本品气体具有一定毒性,作业场空气中浓度不应超过2mg/m3。

     12、如何划分消毒剂的高效、中效和低效?

     答:

     高效: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抱、真菌、结核杆菌、病毒,可使物品达到灭菌要求,如环氧乙烷。

     中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杆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抱,如乙醇等。

     低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病毒,如苯扎嗅胺(新洁尔灭)、氯已定(洗必泰)等。

     13 、试述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的消毒要求。

     答:进人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凡接触皮肤、勃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或灭菌。

     14、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杀菌谱广,毒性低,性能稳定,又有利于长期保存,对物品无腐蚀性,不易受有机物及温度等理化因素的影响,使用浓度低,而作用迅速,易溶于水,气味小,对人无刺激性,消毒后易除去残留,且价格低廉。

     15、何谓高度危险性物品?

     答: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进人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组织、皮肤、勃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16、何谓中、低度危险性物品?

     答:中度危险性物品是指仅与破损皮肤赫膜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组织内的器材和用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直接或间接与健康无损的皮肤茹膜相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17 .如何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答:

     1 .高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消毒即可;低度危险性物品,消毒或清洁。

     2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如: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 %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时方选择化学方法消毒。

     18 、何谓无菌技术?

     答: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人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9、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 .环境要整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以防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住,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4 .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污染情况下,可保存7 一14d ,过期应重新灭菌。

     5 .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未经消毒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 . 进行无菌操作时,女口对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消毒。

     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

     20、使用无菌持物钳关键注意点有哪些?

     答:

     1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 .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 .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h 更换。

    

     END

    

    

     投稿邮箱:29527741@qq.com(投稿务必注明作者微信号)。领稿费请加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85%。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提前复习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