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公斤“宿便”哪来的?连医生都不知道!你咋还信?
2016/9/8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资讯

    

     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肥胖是因为体内有太多“宿便”的堆积,只有排出“宿便”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排“宿便”真的可以减肥、清肠毒、祛百病吗?正常人体含有3至6公斤的“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至11公斤的“宿便”,真的吗?

     “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宿便”发酵、胀气会导致酸毒症?……关于“宿便”的这些传言可以相信吗?

    

     “宿便”是什么?

     在医学书籍中是找不到,“宿便”不属于医学概念。那“宿便”这个词是从何而来的?

     这个词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洗肠机、肠清茶等广告而出现的。

     关于“宿便”大概有两个传说:

     第一,是指长期存留于大肠内,并附着于肠壁上的粪便,很难排出体外。这样,粪便内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无疑就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就得服用一些“灵丹妙药”,才能排出“宿便”。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

     第二,“宿便”即肠管内长期停滞淤积的陈旧大便。一般3—5日不解大便,而停留于肠管内的粪块叫“宿便”。这是对医学中便秘的症状或疾病概念的歧解。

    

     正常人需要100毫升以上容量的粪便刺激直肠,才会引起轻度便意,如果此时因条件不允许排便,便意会很快消失。当到达直肠腔内的粪便容量继续增加到500毫升以上才会再次引起便意。

    

     经常忍便的人,肠腔内容易出现粪便存留,如果粪便量不大,不会当时就引起排便感觉,也不会伤害人体,而会在下次排便时,与后面到达的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

     有些患者因为长期禁食、失水、体弱、疾病等原因,肠蠕动特别慢,粪便中的水分被过早、过多吸收,在结肠中形成特别干硬的粪块,而难以向下推进、排出,有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轻度肠梗阻症状;

     也有部分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因大量干硬粪便潴留在直肠腔无力排出,或用力后难以排出,这时嵌塞在直肠腔的大量干硬粪块容易引发直肠黏膜的水肿、渗液,甚至糜烂,出现肛门不停流稀粪水甚至出血,而误作为“腹泻”“痢疾”或“痔疮”等治疗。

     这两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有“宿便”,但都是临床上的特例。即使有“宿便”,临床上也不常见。

    

    


     首先来看看,

     宿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肥胖:宿便使得毒素堆积,新陈代谢减慢,进而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2、口臭:宿便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恶臭的气体,由口腔呼出,就成了口臭。

     3、直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负担,引发痔疮、肛裂。

     4、大脑迟钝:便秘使代谢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5、皮肤变差:宿便中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导致面色晦暗无光,皮肤粗糙、毛孔扩张、痤疮、皱纹。

     6、便秘:人体内的宿便堆积过多,肠蠕动变慢,排泄系统失调,导致便秘。

     7、妇科病:宿便易使女性发生痛经、引道痉挛,尿路感染等症状。

     关于“宿便”的五大谣言

     谣言一

     1天以上未排出的粪便是“宿便”。

     “宿便”被解释为肠腔内停留1天以上而未排出的粪便。然而,从粪便的形成过程来看,食物残渣停留在人的结肠需要1~3天才排出,这是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

     医学上有一种结肠传输功能检查法,先让患者一次服下20颗标记物,再每隔1天拍腹部平片,观察标记物的数量,若72小时能排出80%以上的标记物,则结肠传输功能正常。

     从医学上来说,粪便在结肠内停留1天以上,甚至3~7天以上,但只要正常排便,排便时无困难和痛苦,就完全不是问题,不会影响健康。

    

    


     谣言二

     正常人体含有3至6公斤的“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至11公斤的“宿便”。

     “正常人体含有3至6公斤的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至11公斤的宿便”“人体肠道有11斤宿便。24小时不排便,肠菌成为坏菌大本营”……关于这些“宿便”的新闻报道简直是耸人听闻, 但真的是这样吗?

     结肠黏膜一直在分泌黏液以润滑粪便,防止粪便粘附,而且结肠一直在进行着由上而下的横向蠕动、纵向的挤压运动、向下的整体推进运动,根本不可能有粪便粘附、停留在某处肠壁上。否则在结肠镜检查时,怎能轻易地通过服用的药物将肠道清洗得干干净净?

     正常人进食后,食物残渣在72小时后应该完全排出体外。以此推论,正常人大肠内存留的粪便有1至2公斤似乎还可理解。肥胖者的肠内容物不一定多于其他人。便秘者的肠内容物可能多于正常人,但要达到7至11公斤,也不是容易做到的。

    

     谣言三

     排“宿便”的保健品能很好的改善肠道功能。

     所谓“排宿便的保健品”,多含有大黄、番泻叶、芦荟、酚酞(果导片)等泻药。这一类泻药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物质,通过刺激肠壁的神经元而促进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这一类泻药,只可暂用,不可久用。

     长期应用的话:

     第一个危害是使肠壁神经产生耐药性,药量必须逐渐增加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第二个危害是能导致大肠黏膜颜色的改变,从槟榔样花纹至黑褐色样改变,这在医学上叫“结肠黑变病”。

     谣言四

     “宿便”会一直留在肠道内不动。

     从消化过程来看,正常人体肠道内的粪便不会长久停留在肠腔内某处,而是逐渐向下移动直至排出,根本就没有长时间停滞在肠道某处不动的“宿便”。

     食物在完成大部分消化、吸收活动后,残渣进入盲肠和升结肠,这时结肠腔的内容物呈稀糊状,在向下蠕动、被挤压、向下推进的过程中,其中的水分被结直肠黏膜逐渐吸收,肠内大量细菌进一步将其进行分解。食物残渣被推进到乙状结肠和直肠时,肠腔内容物通常已经形成条状粪便。

     当粪便被推进到直肠上段时,或人们在早晨起立、下床活动、早饭后有生理性的结肠蠕动加快(医学上称之为胃-结肠反射),结肠会出现整体推进性收缩,将已经到达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的粪便向下推进,让人产生便意而去排便,所以大部分人的粪便是不会停留在结肠、直肠腔内的。

    

     谣言五

     “宿便” =便秘。

     很多人会将“宿便”与便秘画上等号。然而,“宿便”是杜撰而来的,根本不存在,“宿便”也不是便秘,甚至与便秘没有关系。从字面上看,“宿便”就是在肠道中留存时间长的粪便。便秘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一种疾病。包括三个方面:

     ○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

     ○排便困难,伴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肛门坠胀、便不尽感或者需用手法帮助排便;

     ○7天内排便少于2至3次。

     如何减少宿便最有效?

     1粗细粮搭配

     便秘通常是由粪便体积不足肠道动力不足引起的,而平时吃下去的米饭面条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而淀粉会被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葡萄糖之后被人体完全吸收,其中少量的蛋白质也是不会留下残渣的,所以一直吃这些食物会导致粪便体积不足,而体积不足了,肠道自然就不会太着急把它们排出去,于是就造成了便秘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加粪便的体积,这时候膳食纤维就出现了,所谓膳食纤维,指的就是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一类营养素,而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不能被消化,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功效。

     说了这么多,还是给大家推荐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糙米、燕麦米、玉米、小米、绿豆~大家赶紧混搭起来呀!

     2水果蔬菜要够

     和主食相比较,水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则更加容易摄取一些。原因很简单~吃一把圣女果比吃一把大米简单多了吧~而且有些蔬菜水果不仅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热量却是很少,比如说芦笋,每百克芦笋中含有高达3.6g的膳食纤维,其中碳水化合物却只有4.9g,就算吃得很多也不用担心热量摄入过多的问题。

    

     3足量饮水

     每天需要保证1200毫升的饮水量,足够的饮水量可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用水需求,在身体水份充足时,肠道就不会吸收太多的水份,那样子肠道润滑,拉粑粑自然也就容易了~

    

     4饮食作息规律

     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做法,就是规律地饮食和作息,按时排便,这会让身体在特定的时间习惯排便这个动作,肠道会记住这个动作,在相应的时间做出反应。而早晨则是最佳的排便时间,起床后先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再吃好早餐,这样很快就会产生便意,长期坚持可以养成早晨排便的好习惯~习惯了之后,便便自然就不会累积,便秘也烟消云散了~

    

     5益生菌

     益生菌是指可以在肠道定植的,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通常在服用抗生素之后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也有可能会引起便秘,导致宿便。由于肠道菌群失调或者益生菌不足的,可以服用一定剂量的益生菌来调节肠道功能~肠道功能改善了,便便也就乖乖地出来喽~

    

     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益生菌不仅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

     现在加入王涛博士营养调理中心,

     成为营养调理会员,

     既有益生菌好礼相送!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中心官网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 参与调理成为会员

     1、可直接加客服QQ号:

     2850613352或者2850613359

     2、登录官网点击在线客服;

     3、可在公众平台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4、添加微信客服:yytlwlfwzx

     2、长按二维码添加营养中心客服微信进行咨询了解!

     营养中心客服

     3、长按二维码添加营养中心客服QQ进行咨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给自己进行一个体质测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