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大假勿暴饮暴食-解读人体消化吸收全过程
2016/10/1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资讯

    

     国庆大假来临,很多人假期内放开肚皮,大快朵颐,殊不知暴饮暴食问题多多。

     大吃大喝,有啥危险?

     暴饮暴食,大吃大喝,一顿接一顿,顿顿鱼肉丰富,这样长期下来,有些人平时身体挺好的,到某个时刻后就开始各种不舒服了。

    

     大多数是“吃”出来的

     1、胃病。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2、肥胖。

     大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

    

     3、癌症。

     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多少人假期期间撑得连站起来都困难,长寿老人告诉我们一个秘密,七分饱是最好的。

     4、肠道疾病。

     饮食过量会使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5、疲劳。

     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6、骨质疏松。

     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7、肾病。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8、神经衰弱。

     每顿餐都非常丰盛,而且加上气氛的影响,饮食容易过量,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9、急性胰腺炎。

     每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10、老年痴呆。

     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饮食过饱的习惯。

    

     俗话讲:“美食不可多吃,贪食使人生病。”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

     因此逢年过节,婚丧喜事,切忌暴饮暴食,平时饮食也应节制,尤其是晚饭、夜点心切不可过饱,而且食后最好活动一下,休息一会再睡,以防万一。

    

     这里详细解读一下人体消化系统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要经过多么复杂的程序才能吸收。

     人体消化系统全过程

     食物在口腔中咀嚼变细碎时,口腔分泌的“口水”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食物中的淀粉水解成糊精和麦芽糖。

     1小时以后,食物在胃中与酸和汁液搅在一起。胃的主要作用是把食物搅拌到变成糊状,使其进入小肠以后容易消化。要把食物搅拌成糊状,就需要分解食物的胃液与捏揉的蠕动运动。因此,胃液的分泌是否正常,蠕动运动是否正常就是胃是否健康的标志。

     胃液中含蛋白酶、盐酸和黏液。蛋白酶能把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

     根据食物的不同,食物通过健康的胃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到六个半小时,平均约三、四个小时。每顿饭的间隔最好是四、五个小时。

     其实,胃只起少量的消化吸收作用,消化吸收是小肠的任务。小肠会分泌胰液、肠液、胆汁等,而蛋白质、糖质与脂质全部在此处被完全消化吸收。例如肠脂酶把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肽酶把多肽分解为氨基酸,双糖酶把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有3~8小时,有充分时间进行消化吸收。

     吸收是营养物质透过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但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和方式并不绝对相同。除脂肪外的其他营养物质经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送入肝脏,再入人体循环,供全身组织需要。而脂肪酶则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经门静脉入肝。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储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粪便进入直肠后,由于牵张直肠壁和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便意。

     如此,食物在体内的一次旅途就完成了!

    

     如何促进胃肠消化是解决关键

     1、按摩肚子。按摩腹部就可以促进肠道运动,不过不是随便按就有效,必须顺着肠道蠕动的方向,以顺时针方向画圈按摩10圈,并且在肚脐左上角、右上角和左下角这3个点加强,因为这3个地方是大肠弯曲的位置,建议在每天睡觉前进行。

     2、供给B族维生素。多食用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维生素B1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3、每天应有充分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和锻炼能使全身肌肉强健,增加弹性,也增加肠肌 的弹性,例如每天步行半小时,养成步行上下楼梯的习惯等,都是有益的。

     4、补充纤维质。纤维摄取量充足可以帮助肠蠕动,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天需要的基本蔬果量为:蔬菜至少要300克,水果要两份(一个苹果算一份)。

     5、服用益生菌。益生菌是消化道的最佳伙伴,它们有助于消化食物。蛋白质和脂肪都可以被乳酸杆菌分解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益生菌同样也能促进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能够制造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K、维生素B12和叶酸;能够缓解便秘;还是各种不同类型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成分。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官网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 参与调理成为会员

     1、可直接加客服QQ号:

     2850613352或者2850613359

     2、登录官网点击在线客服;

     3、可在公众平台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4、添加微信客服:yytlwlfwzx

     2、长按二维码添加营养中心客服微信进行咨询了解!

     营养中心客服

     3、长按二维码添加营养中心客服QQ进行咨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购买益生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