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研】为肿瘤患者撑起一片蓝天——林丽珠(政研手机报第53期)
2015/7/2 广东医疗

【一句话新闻】
>6月18日, 国家卫计委在广州召开2015年重点省份登革热防控工作现场会。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并讲话,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出席会议,广东省卫计委主任陈元胜致辞。
>6月12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率国家督导组到我省调研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工作,并主持召开MERS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听取广东省和惠州市有关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对进一步做好MERS防控工作提出要求。省卫计委主任陈元胜等陪同调研,惠州市市长麦教猛、副市长刘冠贤等参加活动。
>6月10日,深圳市卫计委、深圳市计生协会联合召开庆祝市计生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省卫计委党组书记骆文智出席并讲话;省卫计委副巡视员、省计生协会副会长贾广虹,深圳市副市长、计生协会会长吴以环,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参加庆祝活动。
>6月11日、16-17日,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卫计委副主任彭炜带领省政协调研组,先后到郁南县、鹤山市和开平市,专题调研“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情况。
>6月17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巡视员许梅林率调研组到怀集调研计生工作,并与当地干部进行座谈。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陈义平陪同调研并主持座谈会。
>6月12日,省计生协会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省卫计委副巡视员、省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贾广虹为协会党员干部作了《深入践行“三严三实” 全面推进计生协各项工作》的辅导授课。
>6月12日,广东医疗援疆新举措——粤喀中医师承“3+2”项目正式启动,首轮5对师徒举行了拜师仪式。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援疆前方总指挥方利旭,广东省卫计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喀什行署副专员祖木热提?吾布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卫生局局长周方出,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等共同为项目揭牌并见证拜师仪式。

【人物故事】
2012年6月,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古展群收到一封患者来信,信中写道:“古展群书记:您好!……目前像林丽珠主任这样的医生太少太少了,我已经建议省委宣传部庹震部长、省卫生厅姚志彬厅长对林丽珠主任的事迹给予大张旗鼓的宣传,在医疗卫生行业建立起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人民满意的医疗队伍。……患者陈廷光。”面对患者高度的赞扬,林丽珠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俗话说得好:“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那么,这位有着极好口碑,被千万肿瘤患者视为“救命菩萨”的林丽珠主任,究竟何许人也?
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她,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周岱翰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她,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 “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称号、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她还是学院里“最受学生欢迎老师”;
……
在林丽珠身上,有着很多令同行争羡的头衔和耀眼的光环,然而这一切对她来说宛若浮云。她心里时时牵系的,是她的患者;让她无法停住前进脚步的,是对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探索。
1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有这样一句名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句话,恰恰是林丽珠真实的写照。1980年,作为广东省重点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的优等毕业生,林丽珠满怀信心准备蟾宫折桂,考取国内最高的学府。然而,造化弄人,考前的一场病让她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却又因缘巧合地让她走上了“良医”之路。关于从医的缘由,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错就错”。其实她心里很清楚,学医虽非初衷,但也绝非“将就”。 她是一个坚毅执着的女子,“将错就错”的轻描淡写背后,是一颗坚定的心。是她,毅然放弃了最喜爱的化学专业,选择了“医学”——这个她将用一生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事业。
2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位医护人员身上都背负着神圣的使命。林丽珠,这位在肿瘤科工作了20多年的医生,对这两句誓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她对生命的珍视、对患者的爱心和责任心,感动了无数的患者,也感染了周围的医护人员。
患者不会忘记,多少次出差回来,她都不顾劳累直接回科室查房;同事不会忘记,她总是工作到晚上7点多才离开病房;值班医生不会忘记,常常接到她询问患者病情的电话。曾经有一个套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病情复杂,又有根治的希望,患者化疗那天,在外出差的林主任一连往科室打了16通电话指导治疗,为患者赢得了长期生存的机会。还有一位患有子宫内膜癌的住院患者,有一天早上突然大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林丽珠主任迅速跑到患者床边组织抢救。抢救中,有个年轻护士说,“我下夜班了,叫白班护士抽血吧!”“病人在抢救,大出血,你下什么班……”林主任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她。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挽回了患者的生命,患者康复出院后,林丽珠主任得知其家境艰难,作为支部书记的她便想方设法募集了6000多元支援患者做点小生意……
在林丽珠身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谓“医者父母心”,而林丽珠对患者如父母般的付出,也得到了患者最衷心的感激和回报。
2013年大年初十,高烧三天的林丽珠带病坚持出诊,最后累倒在诊室里。23床住院患者家属小殷听说林主任病了,第一时间赶到急诊,帮林主任抹汗、测体温、买脸盆、牙刷、牙膏,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般。她说,林主任为自己父亲治病,像对待亲人一样尽心尽力,所以她要感恩。患者梁阿姨知道林主任病了,精心熬了一锅龙凤汤,做好饭菜,赶到病床前,却发现其他病友早就端来了鸡汤、瘦肉汤、鱼片粥。林主任住院那几天,到病床前探望她的患者和家属络绎不绝,劝她安心休养,而她还是放心不下科室的一切,继续在病床上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接听全国各地患者打来的电话,甚至乘着精神好些时悄悄穿上白大褂去查看病人……
3 中西结合,攻克癌瘤
“中医要过硬,西医要紧跟,中西医都是我们的看家本领,能减轻患者病痛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中西医结合具有协同效应,疗效才是硬道理……”作为肿瘤大科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她摒弃了守旧和成见,以开放的眼光、对患者负责的态度,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最佳途径。她带领的团队,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氩氦冷冻、粒子植入、体腔热灌注、超声聚焦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力求中医水平国内领先,西医治疗跟上专科医院。数不清的患者,在经历了多家医院手术、放化疗后、病情进展而“束手无策”时,在林丽珠所在的肿瘤中心获得了新的希望。我国肿瘤内科开拓者之一、中大肿瘤医院老院长管忠震教授曾对林丽珠赞叹道,“你们是真正搞中西医结合的,而且是搞得最好的!”
作为一名中医出身的肿瘤专家,林丽珠深知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独特疗效。中医药治疗,并非人们眼里“让晚期肿瘤患者苟延残喘”,而是在肿瘤的早期、中期、晚期均可以发挥重要疗效的治疗手段。在各种场合,林丽珠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医,倡导在肿瘤患者早期介入中医药治疗,宣传中医药在恶性肿瘤各个阶段治疗中的科学应用和独特疗效,这是她身上肩负着的神圣使命。
秋瑾有一句诗:“漫云女子不英雄”。林丽珠,一位柔弱的潮汕女子,却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一股不懈的劲头、一种奉献的精神,在探索中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千千万万肿瘤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工作交流】
>6月10日至7月10日,广州市卫计委和微信?联合开展“1分钱挂号”活动。活动期间,广州市民在“广州健康通”微信公众号上,选择已开通微信支付的20家医院,点击相关科室,只需1分钱和1分钟,足不出户即可在微信上轻松完成预约挂号。
>近日,江门市财政局和市卫计局为合理分配农村卫生专项资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发挥专项资金的效能和作用,联合举办“2015年农村卫生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评审演讲会”。
>6月2日,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广医三院实现光纤对接,社区医生工作站借助数据平台可将X线检查资料上传到广医三院放射科进行会诊。双方还拟将心电图诊断、远程会诊等进行数据链接,逐步实现分级诊疗、社区首诊、大医院指导、疑难转诊、康复回社区的诊疗目标。
【思想花絮】
中国精神:延安精神之白求恩精神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外科医生。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泽东高度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文化园地】
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率先实施。同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定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是经济改革的试验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政策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鲜活的成功经验。
【温馨提示】
1.您好!欢迎您为《粤卫计政研手机报》提供素材和提出宝贵意见,具体内容请发送至yw_zyh@126.com。
2.《粤卫计政研手机报》将在“广东医疗”微信公众号同步编发,欢迎关注。
笑笑更健康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代版是:情人眼里自带美颜功能。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卫生人才招聘平台,觉得不错就点个?贊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