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重磅!深圳118家医院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出炉!
2015/8/8 广东医疗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召开2015年第二季度全市医疗行业公众满意度监测结果通报会,通报了118家医院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驻深及社会办医院

     纳入调查监测范围

     全市医疗行业公众满意度监测采取委托第三方直接向患者手机发送短信的方式进行调查。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在原来的55家公立医院的调查监测范围基础上,将驻深及社会办医院纳入调查监测范围。

    

    

    

     近年来,市卫生计生委针对医疗服务公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改进评价办法,挖掘一切潜能,上下联动,推出多项改进举措。

     制订了《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规范》,对医疗服务的停车、导诊、挂号、分诊候诊、诊疗、收费、检验、检查、取药等9个环节进行规范;

     制订了《深圳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了9大项29小项具体改进措施;

     制订了《医院公众满意度调查监测通报办法》,每季度进行监测通报

     实行委领导和处以上干部挂钩帮扶区和医院制度。

     各区、各医院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服务

     北大深圳医院重新规划美化院内外环境,院内外交通得到很大改善;

     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建立“港湾式交通通道”确保院内有一条畅通的生命通道;

     龙岗区针对满意度不高的问题,采取倒排倒查机制,满意度得到较大地提升;

     南山区卫计局推出了“南山看病易”微信公众号;

     市儿童医院推出“当天预约”新服务,实现“家中候诊,按时就医,手机与窗口挂号同步数据服务”,打造两小时就医圈;

     市人民医院推出“有投诉即追究的办法”的制度等。

     通报会总体要求

     市委卫生工委专职副书记廖澍华在会上强调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要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让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的总体目标和马兴瑞书记调研医疗卫生工作时提出的着力解决“看病难”等问题,以问题和群众需求为导向,马上就改,敢为人先,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因地制宜,创新服务体系、服务流程、服务模式,建立推动满意度提升的长效机制体制,推动诊疗行为的规范和医疗质量的提升,使医疗服务管理更加先进、流程更加科学、就医更加便捷。如:

     加大专家到社康坐诊制度,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扩大预约比例,实现分时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和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

     加强与患者沟通力度,包括保障诊疗时间,医务工作者加强对患者人文关怀;

     建立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动我市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上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卫生人才招聘平台,觉得不错就点个?贊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