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送福利啦!在县城也能看省城名医!
2015/9/9 广东医疗

    

     今年以来,省卫生计生委以县级医院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强化县级医院建设、深化对口支援、加强人才培训、开展远程医疗等系列举措,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县域内住院量占比提高到90%左右,加快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逐步解决县域内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41家大医院精准帮扶58家县人民医院41家三级医院还与58家县人民医院签署了对口支援责任书,实现了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全覆盖。

     “对口帮扶是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途径之一。”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黄飞指出,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目前广东县级医院服务覆盖人口4098.2万,占全省居民总数37.5%以上,县级医院承担着保基本、强基层的重要责任。

     而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当前县级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却仅占全省的24.5%和28.9%,尤其是手术量仅占13.5%,县级医院承担的医疗服务与其功能定位不相匹配。

     为此,省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构建纵横贯通双轴的珠三角6市对口支援粤东西北8市、41家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58家县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体系。

     这次对口援助责任书明确了不少硬指标,提出要完善县人民医院一级诊疗科目,至少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含有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针对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和近三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5位的病种,要重点开设相关科室。

     此外,责任书还要求支援医院派驻医师每周出门诊至少2个半天,每周组织1次教学查房,每2周组织一次科内临床教学;并且,支援医院每年为受援的县级人民医院培训3名骨干医师,他们进行1年的脱产学习。通过“精准帮扶”,以加强县级医院人才、技术和重点专科建设,迅速提升县级医院诊疗技术水平。

     “广东还深入开展‘卫生人才智力扶持山区计划’。”黄飞介绍,广东将先后从60多个三级甲等医院、医药院校选派七批共297名支医队员赴全省51个贫困山区县级医院进行卫生人才智力扶持支医工作,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迅速提升县级医院诊疗技术水平。

    财政支出为人才培训和技术提升保驾护航“省财政拨付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专项经费从2014年的1000万元提高至今年的3000万元。”黄飞透露,未来省卫生计生委还将继续争取财政投入,支持县级能力建设。“我们会积极争取设立专项经费,持续性投入用于县级医院基础设备和人才培养,重点开展医疗活动必需的设备设施、信息化平台等硬件建设以及专科人才进修培训等软件建设。”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迅速下沉基层,省卫生计生委鼓励各级医院着力打造“互联网+大众医疗”发展新模式。

     前不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清远市阳山县建立全省首个省、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共同体,实现医疗服务、诊断、信息、人才培训“四个一体化”。全县11个镇的村民们今后只需到镇卫生院,即可通过网络医院平台接受省二院专家的会诊,改善看病就医感受。据悉,该项目将使全县54万人口获益。

     和阳山县一样,连州市人民医院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建立起广东首个联通“县镇村”医学影像的远程诊断中心,把全连州的影像诊断专家集中在此。

    

     如今,该中心已连接到连州市区人民医院、北湖医院、中医院、慢性病医院4家医院,也与西岸镇、大路边镇、星子镇、东陂镇、保安镇、丰阳镇6个乡镇建立联系。

     连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将采集到的诊断图像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传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医生判读图像后完成诊断报告,经审核后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传回原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拍片后1小时内即可看到诊断结果,快则10分钟。

     黄飞透露,截至目前,广东58个县中,已有3个县的县域内住院率超过90%,23个县超过80%。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网站微信建设运维培训班报名参会,快来点?贊报名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