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冷冻遗体等待50年后起死回生 你会吗?
2015/9/18 广东医疗

“妈妈,你沉睡在大地零下100多度的低温里。再见面,最短也是50年以后。虽然这是科学家给出的预言,预言也有可能落空,实验也可能失败。但,总还有希望不是吗?妈妈,我们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不是吗?”
——这是一名女孩在母亲去世之后深情而奇特的表白

死亡
开始复活的第一步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61岁的胰腺癌患者杜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资料图 图文无关)
两名美国医生第一时间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随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装有冰块的木质棺材中,迅速转移到手术地点,耗时约1小时。接下来是灌流,由于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冰冻过程中水分凝固会形成冰晶,极易刺破细胞,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冰冻技术的要点是使用冰点更低、不容易结晶的保护液代替水分,达到脱水的效果。
美国医生首先用稀释过的保护液,逐步替换遗体中残留的血液。随后,使用仪器打开遗体颈部的总动脉和总静脉,形成一个液体输入的回路,输入保护液,随后开始重头戏——替换头部残留的血液。
替换过程比较漫长,医生会逐步加大保护液的浓度,从动脉输进头部。当人体内保护液浓度达到遗体保存要求后,继续监测静脉输出液体中保护液的浓度,当输出液体的保护液浓度与输入浓度一致时,表示头部水分已完全被替代。
灌流超过4个小时,整个过程需要在冰冻低温接近0摄氏度的情况下完成。此后需要将遗体进一步降温。工作人员使用-60℃的干冰对遗体逐步降温,最终将遗体保存在一个-40℃左右的冰棺当中。至此,遗体冰冻的初步流程完成。
接下来,杜虹的遗体会在冰冻状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保证杜虹的头部长期保存。按Alcor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玩笑
“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杜虹,重庆市知名儿童文学作家。2014年10月她因胃痛再到重庆本地一家医院检查,彩超结果显示“胰腺占位”。其女张思遥陪母亲走遍了北京最好的医院,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肿瘤包住了主要血管,杜虹的情况并不适合手术。仅有的一家表示可以试一试的医院,连1%的成功率也不敢保证。
最终,杜虹放弃了手术,选择了放化疗。

2015年3月中旬,杜虹的状况急转直下,检查显示到了终末期。治疗期间,网上一则新闻引起了母亲的兴趣:一对泰国夫妇因无法挽救患脑瘤的女儿,把女儿送到美国一科研机构冷冻,期望未来科学发达时再将女儿解冻治疗。
“母亲当时曾半开玩笑的说,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冰冻
她是中国第一人
今年5月初,张思遥郑重其事的把帮母亲冰冻身体的想法告诉了丈夫鲁辰。鲁辰出于安抚妻子的情绪,决定尝试一下,但要完成人体冰冻至少需要上亿元的资产。
“我们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如果需要这么高的费用,只能作罢。”结果让鲁辰有些灰心,但他没 有放弃。通过几名网络志愿者以及在美国的同学,他辗转联系到了美国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 的科研机构——Alcor。
“人的死亡并非瞬间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基因工程在读博士魏景亮,是帮助鲁辰夫妇的志愿者之一。

(Alcor手术室资料图)
魏景亮称,据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全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期望“复活”的案例。
《三体》
小说里的故事成真了
除了作家、诗人外,杜虹还有一个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身份——她是前不久获得雨果奖的大热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在小说中,有一个叫云天明的角色,取出大脑后通过冰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

(网络配图)
在《三体》中,对于云天明的大脑被冰冻技术保存后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在他们正中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放着个一米左右高的不锈钢圆柱形绝热容器,刚刚密封,从容器中涌出的超低温液氦产生的白雾还没有消散,由于低温,那些雾紧贴着容器的外壁缓缓流下,流过工作台的表面,像微型瀑布般淌下,在地板上方消失了。白雾中的容器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尘世中的东西。”
如今,杜虹的遗体已在美国洛杉矶完成了冰冻。张思遥与丈夫鲁辰期间已前往美国进行了探视。根据美方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杜虹遗体的处理十分成功,在受损很小的情况下,已通过液氮保存在零下196℃的环境中。

至少从封存技术来看,杜虹享受的待遇跟云天明惊人的相似。
约定
“妈妈,我们未来见”
“妈妈的命运多舛。”前日下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的约定见面地点,张思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

5月30日下午,61岁的杜虹去世,张思遥在朋友圈中写道:“公元2015年5月30日,17点40分。妈妈,我们未来见。”

关于人体冷冻法
谁是亚洲第一个被冷冻的人?据报道,泰国一名两岁的女童马特琳2015年1月份因脑癌病逝,她的父母委托美国公司将马特琳遗体以低温贮存,希望未来的医学技术可以让她“复活”。
据介绍,马特琳于2014年4月被查出患有罕见的室管膜母细胞瘤,她接受了12次手术、20次化疗等治疗,仍没有起色,2015年1月8日她的父母忍痛替她拔喉,并将其遗体冷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靠医学技术让女儿获得重生。
谁是全世界第一个被冷冻的人?第一个被低温冷冻的人是73岁的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德博士。他在1967年被冷冻。据说,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将他的身体保存得很好。什么是人体冷冻法
人体冰冻法,就是在极低温度下保存人体,并希望在未来使其复活的技术。人体冰冻法(或人体冷藏学或人体冷冻技术)是一种试验中的医学技术,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温(一般在摄氏零下196度以下 / 华氏零下320以下)的情况下冷藏保存,并希望可以在未来通过先进的医疗科技使他们解冻后复活及治疗。
人体冷冻法的历史第一个被低温冷冻的人是73岁的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德博士。他在1967年被冷冻。
在技术足够发达的时候,冷冻的人可以被复活的想法源自于1964年出版的一本名叫《不朽的展望》的书,作者是位名叫罗伯特·埃廷格的物理老师“人体冷冻法”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寒冷”。
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六家人体冷冻公司。但是保存和维护每个遗体的费用如此之高,使很多公司在接下来的十年中都倒闭了。
现在,只有少数公司提供冷冻延时服务,包括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和位于密歇根州的人体冷冻研究院。2004年初,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有650多名会员和59个低温贮藏的病人遗体。
人体冷冻的费用要接受人体冷冻,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因此,目前这项技术几乎成了富人的赌博。据悉,人体冷冻的收费分别为1万美元(俄罗斯KrioRus公司的脑神经冷藏项目)、2.8万美元(人体冷冻机构的全身冷藏项目)、15.5万美元(美国人体冷冻学会的全身冷冻)、20万美元(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的全身冷藏项目),收费视不同的公司、服务、国家或地区而定。哪些人选择被冷冻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目前已经冷冻了一百多具尸体,其中包括美国最伟大的棒球运动员之一托德·威廉斯(2002年去世),他被保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世界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的一个约3米高的不锈钢容器里。其他仍然在世但已经选择了阿尔科的人中,也不乏名人,如美国导演查尔斯马修。
来源:重庆晚报 综合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卫生人才招聘平台,觉得不错就点个贊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