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课堂】基础护理学:休克护理(护考必看)
2015/11/17 广东医疗

    

    

     基础护理学:休克护理

     1. 病生基础: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

     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的因素: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任何因素改变过度均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进而导致休克。

     2. 休克类型

     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两个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3. 临床表现

     (1)休克前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2)休克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少尿

     (3)休克晚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

     4. 扩充血容量

     (1)是治疗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适用于各类休克。

     (2)对于肝、脾等器官破裂大出血患者,应一面补充血容量,一面进行手术止血治疗。

     (3)扩充血容量一般先给晶体液,后给胶体液。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胶体液对于失血性休克,最好输新鲜全血。

     (4)可尽快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5.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强心药: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如西地兰。

     (2)血管扩张剂: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注意: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否则可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进一步下降。

     (3)血管收缩剂:常在收缩压低于50mmHg,生命器官灌注无法维持时,暂时使用以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

     6. 护理措施

     失血性休克治疗的重点主要是补充血容量和积极处理原发病。

     (1)扩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的基本措施;

     (2)抗休克裤的应用;

     (3)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吸氧,鼻导管给氧时用40%—50%氧浓度,每分钟6—8L的流量,以提高肺静脉血氧浓度;

     (4)保持安静,避免过多的搬动:休克患者注意体位的安置,应下肢抬高15°-20°,头及胸部抬高20°-30°;

     (5)体温调节:休克时体温降低,应予以保暖。方法是增加室温,增加衣物及被盖来保暖;注意只能保暖,不可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

     (6)预防伤害;

     (7)心理支持;

     (8)作好术前准备;

     (9)术后护理;

     (10)健康教育。

     感染性休克

     1)控制感染:积极处理原发病灶,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才能纠正休克;

     2)补充血容量:恢复足够的循环血量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环节;

     3)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如西地兰。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

     5)应用皮质类固醇:一般仅限于48小时内,与制酸剂联合应用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6)降温时只能用物理降温,不能用药物降温。

     来源:护理课堂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感动家庭医生展示平台,为家庭医生点?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