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吃没吃饱你说了不算,它们说了算!
2015/12/14 广东医疗

    

     一顿饭吃到什么时候才算完?这可得取决于肠道细菌的指令。

    

     实验表明,有益的肠道细菌(如上图所示的大肠杆菌K12)可以影响小鼠及大鼠的食欲。(图片来源:KWANGSHIN KIM/SCIENCE SOURCE)

     肠道细菌可不是深谙礼节的宾客——它们很快就吃饱了,还会让主人(即宿主)也停止进食。

     研究者发现,开始进食仅20分钟后,动物肠道内有益的大肠杆菌就开始产生一种能够遏制饥饿感的蛋白。这种蛋白在小鼠与大鼠体内可以激发脑-体反应,从而使它们减少食物摄入。这一新发现表明,肠道细菌参与调控动物(包括人类)的摄食行为,且其发挥的作用比我们原先所预想的要大。伦敦帝国学院的内分泌学家Kevin Murphy表示,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微生物组(microbiome)的生长与活动可能会特异性地调控宿主的食欲及摄食行为。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都会肠道送去大量的营养,而肠道中的微生物正是利用这些营养来维持其种群规模。Fetissov是法国鲁昂大学的一名生理学家,他与同事在实验中发现,大肠杆菌的种群数量在营养摄入20分钟后就停止增长。同样在这20分钟的时间点上,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还产生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蛋白质,并生成了更多的ClpB蛋白——该蛋白可以模拟人体内一种负责调控食欲的激素。

    
Fetissov表示,当大肠杆菌不再生长,它们就能产生相当于原先两倍之多的ClpB蛋白。

     研究人员向小鼠与大鼠体内注射了大肠杆菌在生长停滞期产生的蛋白。与没有进行注射的同类相比,它们确实吃得更少了,并且它们肠道内的ClpB蛋白含量也比原先有所升高。研究者们还发现,ClpB蛋白可以促进酪酪肽(peptide YY)的释放——这一激素与食欲的遏制有关,并能刺激神经细胞减轻饥饿程度。

    

     大肠杆菌产生的这些蛋白似乎可以影响小鼠与大鼠的摄食行为。但现在还无法确定这一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Murphy表示,我们还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证明这一发现具有怎样的生理学意义。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总有合适的职位在等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