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说“十二五”!我省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哪些新成果?!
2016/1/13 广东医疗

“十二五”时期是卫生计生工作大整合、大融合的五年,也是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大改革、大发展的五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事业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这五年,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医疗卫生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绩?相信亲们一定都很想知道吧!
下面,小编根据12日上午陈元胜主任在2016年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文,为各位亲整理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卫生计生工作的40项重要数据及12大成果,从这些数据中,让我们一览全局吧!
这40项数据与你生活息息相关

(1) 卫生总费用结构趋向合理,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10年的40.5%下降到2014年的28%。
(2) 人口均衡发展趋势保持稳定,政策外多孩率由3.68%下降到1.13%,出生人口性别比渐趋合理。
(3) 居民期望寿命预计达到77.1岁,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6岁。
(4)孕产妇死亡率由13.14/10万下降到11.56/10万。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卫生体制机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5)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覆盖全省58个县(市)153家医院。
(6)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深圳、东莞、珠海、中山4个城市120家医院。
(7) 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基本药物目录扩大至967种。
(8)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医保目录非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数量和金额总量最高可达到总量的40%。
(9)“十二五”期间,我省药品通过省级平台采购成交总额3321.9亿元,平均降幅17.2%,节约资金690亿元。
(10)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15元提高到40元,服务项目增加到12类45项,绩效管理更加规范。
(11) 民营医院数、床位数、执业医师数分别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0%以上。
(12) 居民大病保险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明显增强

(13)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五年来各级政府投入近1500亿元。
(14) 全省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93张、2.12人、2.27人,均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5%以上。
(15) 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7.9亿、出院人次1425.4万,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16) 建成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5个、三甲医院103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7) 2015年全省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0%左右。
(18) 建成3支国家级、8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覆盖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应急响应能力、快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19)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完成63项现行食品地方标准清理、4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发布和2.7万份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20) 44个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21) 15个地市、86个县(市、区)和752个乡镇(街道)的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机构完成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增强。
(22) 推进医教协同,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0家、专业基地741个,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
(23) 率先启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省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1.42名,乡村医生中专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80%以上。
(24) 以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医学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9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69项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973计划项目31项。
(25)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科技奖一等奖32项。
不断推进管理服务改革,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卫生计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26) 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全面推进,2015年我委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综合排名在省直单位中位居第一,行评短信测评群众满意率100%。
(27) 2011-2014年对年度考核基本达标且排名靠后的3个地市、23个县(市、区)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
(28) 奖励扶助标准大幅提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四项制度”有效落实,“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放奖励扶助金53.6亿元,惠及432.8万人。
(29) 建成4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妇幼健康优质示范区,孕产妇孕前、孕期和产后健康管理不断规范,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30) 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孕产妇感染率近5年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医疗救治水平明显提高。
(31) 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新涂阳患者治愈率维持在90%以上。
(32)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0.59%。
(33) 201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91%、86%。
(34) 卫生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增国家卫生城市4个、国家卫生镇13个。
(35)转变基层服务模式,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全面推广,57个县(市、区)开展了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
突出特色优势,丰富服务内涵,中医药工作持续发展

(36) 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1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37) 禤国维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5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获邓铁涛中医医学奖。
(38) 全省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8%的乡镇卫生院、90.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3.9%的村卫生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9) 建成7个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交流合作蓬勃开展。
(40) 4家单位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单位,占全国总数的20%以上。

“十二五”时期我省卫生计生工作12大成果
1. 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2. 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绩效工资制度实行“两自主一倾斜”,基层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补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3.2013年率先在全国建成药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除中药饮片和国家规定的药品外,其他药品均通过平台交易,医用耗材上线交易稳步推进。

4.建成省级全员人口数据库,入库信息数量、数据质量和校验准确率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5.建成全国首家网络医院,网络预约挂号支付、远程医疗等积极推进。
6.在全国率先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和城乡统筹,基本医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逐年提高。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7.我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三甲医院、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8.率先启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省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1.42名,乡村医生中专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80%以上。
9. 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和综合监督执法明显加强。法制教育深入推进,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时修订完善,率先完成行政职权清理和权责清单编制。
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决定后,我省率先完成条例修订,确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推动政策落地。

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性病、麻风病防治成果得到巩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和管理率居全国前列。
12.我省被列入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建设名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总有合适的职位在等你!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