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H5N6咋来的?看看H5N6禽流感的变化轨迹
2016/1/17 广东医疗

H5N6禽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去年9月以来广东,江西等地均有病例报道。
虽然尚未发现有效的人传人证据,但小编要提醒大家,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我国传统习惯存在家禽散养、购买和宰杀活禽等现象,所以病毒由禽到人的传播途径还无法完全有效切断,要尽量避免与禽类动物的接触哦。
H5N6从哪里来?是怎样从禽类动物走向人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低致病性向高致病性转变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是1975年首先从美国绿头鸭体内分离出来的。以往,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曾以低致病状态在美国、德国、瑞典的禽类动物(主要是鸭)中流行,但很少对禽类动物产生明显影响。
2013年12月,江苏省一个活禽市场在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中首次发现了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我国的科学家们对病毒的基因进行分析时发现,这种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竟然是H5N1和H6N6两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而来的,其中至少6个基因来自于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使其具有了高致病特性。不久,老挝、越南和我国的家禽中均出现了高致病性H5N6亚型禽流感疫情。
从禽类动物到哺乳动物
在黑龙江省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毒在禽类动物间暴发流行期间,一只家猫死了。研究人员从这只家猫的肺组织中分离到了在禽类动物中流行的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毒。
2014年,广东省发生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后,相关人员对猪流感病毒进行了常规的监测。在160个猪标本中检测到两株H5N6猪流感病毒,研究人员对这两株流感病毒的基因分析后发现,它们都来自于禽流感病毒。
尽管对哺乳类动物相关的H5N6流感病毒的研究尚少,但这两项研究足以证明,H5N6禽流感病毒很可能获得了部分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而且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从禽类动物走向人类
2014年5月,四川省南充市1位49岁男性因患重症肺炎死亡。医生从病人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高致病性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医生调查发现,这位病人是一位家禽市场的销售员。医生从他家死亡的3只家禽中检测到相同的禽流感病毒。结果表明,这位患者的感染与接触病禽有关。这是我国报告的人类首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随后,2014年12月、2015年2月和2015年7月,我国广东省和云南省又报告了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例。
H5N6防控采取了哪些措施?
联防联控
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人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在进入2015年到2016年冬春季疫情流行季节之前,邀请农业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林业局等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共同会商研判疫情形势,研究提出了疫情防控工作意见。随后印发了通知,召开了两次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的视频会议,对H7N9、H5N6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疫情防控督导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督导工作,了解检查相关疫情发生省份,在疫情监测、风险评估、病例救治、活禽经营市场监管等措施的落实情况。此外按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版的规定,将病例相关信息向世界卫生组织进行通报。
人感染H5N6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采取了有力措施,一是及时公布疫情,二是加强当地疫情监测、风险评估、活禽经营市场监测等措施,三是多次派出临床救治专家和疫情防控专家到病例发生地指导治疗防控工作。目前,深圳市和肇庆市已在与患者关联市场的活禽经营区实施了临时性休市七天,对该市场的活禽就地宰杀,档口全面彻底清洁消毒,目前患者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异常情况。
来源:健康中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总有合适的职位在等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