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这位去图书馆自觉洗手的“拾荒老人”,背后的故事竟然是这样的......
2016/4/7 广东医疗

    

     //

     杭州“拾荒老人”韦思浩离世后,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开,他的"遗产"更是震惊了世人。

     //

     每天,我们都在奔波

     只为了多赚一点钱

     满足更好的物欲

     但精神生活却在物欲中不断沉沦

     好在,我们的生活中

     不时发生着一些充满温情的故事

     不乏能在寒夜里给你温暖的人

    

     每次到图书馆借阅前

     自觉洗手的拾荒老人韦思浩

     就是这样一个能带给我们温暖的人

    

    

    

     他感动我们的

     不仅是认真读报

     渴求知识的模样

     还有他拾荒背后的故事

    

     遗憾的是

     这位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

     被一辆出租车撞倒

     于2015年12月13日

     因抢救无效去世

     老人是

     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毕业生(即现在的浙江大学)

    

    

     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

     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

     老人有房、有退休金

     有3个关心他生活的女儿

     但多年来一直过着拾荒生活

    

     为什么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的他

     还要靠捡废品维系生活?

     女儿们在整理遗物时

     终于解开这个谜...

     几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

     一张签了名的遗体捐赠志愿表

     静静地展示着老人这些年的生活足迹

    

    

     原来,

     他把省下的钱捐给了寒门学子

     而受助的孩子

     或许至今都不知道韦老师的真实身份

     因为老人一直是匿名

    

     老人在捐助上从不吝啬

     对自己却极为苛刻

     他的住房

     是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

     至今没有任何装修

     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

     屋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

     没有任何家具

     墙角还有几个塑料瓶

    

     据说

     韦思浩老人在退休后曾找过校领导

     想在学校设一个奖学金

     资助有需要的学生

     也许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实现

     老人就自己默默地去做

    

     老人的善举还不止于此

     十几年前

     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

     和所有可用器官

     早早就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

    

     一根竹竿

     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

     两个口袋挑于肩后

     透过塑料袋

     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

     这就是韦思浩老人生前给大家的印象

     拾荒,或许是我们许多人都不屑的职业

     拾荒者,也是我们忽略的一群人

     但自以为高贵优越的我们

     在面对韦思浩先生时

     卑弱如蚁

    

     有人说

     他没有浑厚的家世背景

     没有富可敌国的资产

     只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但却是一位无比伟大的老人

     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

     温暖了人间……

    

     今年3月

     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月“中国好人榜”

     东阳市拾荒助学老人韦思浩

     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3月下旬

     杭州铜匠陈顺兴为韦老师雕了一个画像

     打算捐赠给老人经常去的杭州图书馆

     让来来往往的读者记住这位老人

    

     也许此时

     天堂里的韦思浩老人

     正坐在图书馆的一隅

     安静读书

     ……

     愿今日的我们

     在他的感化下

     一扫精神上的荒芜

     聚集我们微小的力量

     温暖这个世界

     来源:环球网、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闻晨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总有合适的职位在等你!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