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赛】没想到!外国留学生眼里的中国医生,居然是这样的?!(作品展示53期)
2016/8/9 广东医疗



距大赛投稿截止
只剩14天!
无论自己有多么辛苦,医生会很努力地帮助病人。 这是温州医科大学尼泊尔籍留学生Adheesh Bhandari眼里的中国医生。
本期作品里的主人公,很多都有着Adheesh Bhandari所描述的医者品质。比如,出现不规律宫缩仍坚持岗位的“准妈妈”医生;为迁就产妇的最佳分娩体位,跪着接生的助产士;春节期间,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坚守禽流感疫情救治前线的白衣天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医者。
请欣赏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摄影大赛浙江赛区第2587-3304号作品。
by Adheesh Bhandari 温州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
无论自己有多么辛苦,医生会很努力地帮助病人。

by Adheesh Bhandari 温州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
Doctor is who can help the patients when there is no one to save their life. Doctor is the messenger of God. Respect Doctors.

by Adheesh Bhandari 温州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
No matter anything happens in their own personal life doctors will always save life of his patients.

by Adheesh Bhandari 温州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
No matter anything happens in their own personal life doctors will always save life of his patients.

by周陈西 浙江省肿瘤医院
医院里随处可见温馨的一幕。

by周陈西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药剂科团队合照,爱心里面Y造型,就像药品的商标,Y又是药剂团队,药学的简称首字母,愿意更好的服务患者,奉献爱心。

by周陈西 浙江省肿瘤医院
医患和谐一幕,家人一般的温暖。

by沈文礼 杭州市西溪医院
2015年7月28日杭州市西溪医院心内科病房,84岁的林大伯和82岁的郑大妈牵手第64个年头,五一劳动节,也是二老的结婚纪念日,我院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钻石婚派对。当病房里响起《最浪漫的事》时,林大伯把鲜花送给了隔壁床的老伴,一生一世的相伴感动了所有人。

by沈文礼 杭州市西溪医院
甲午新年,正当全市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禽流感疫情爆发,医务人员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主动承担起救治任务。他们身穿隔离服,面带防护面具,在负压病房内开展积极救治,救治后,大部分医护人员汗流浃背,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就此打响。

by沈文礼 杭州市西溪医院
在几位医生的协助下,新生儿正从母亲的子宫中被取出,专业称“娩头”,因有羊水与血液,为防止新生儿滑脱,医生的手法必须稳定而安全。亲爱的宝贝,欢迎你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by沈文礼 杭州市西溪医院
如约在口腔科门诊见到何訸医师,发现他正忙的不可开交,一边为一位老年人做口腔治疗,动作熟练,准确到位,一边不厌其烦地安抚老人紧张的情绪,语气轻柔、细致,让人倍感亲切。

by江荪 奉化市第二医院
科室姐姐从怀孕开始一直到出现不规律宫缩,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此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

by江荪 奉化市第二医院
任亦武,从一个护理新手成长到如今的妇产科护士长,从青春少女到人妻再到为人母,她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岗位上,曾经细滑的脸颊已生出细纹,曾经柔嫩的双手结了老茧。她得过许多赞誉,也曾被人苛责,唯一不变的,是她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工作信念;她践行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敬业爱岗誓言,用自己的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她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2013年被授予奉化市民革先进党员,2014年被评为宁波市护理先进工作者。

by孙于青 特扬网络
在黔东南的一个苗族自治县的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外,由于医疗用房所限,患者和患者家属只能因地制宜,甚至用身体担负起输液支架、输液床和座椅的责任,为治疗康复提供支撑。深化医改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虽然在“保基本”上做到了病有所医,但在“强基层”上,离基层百姓的健康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画面中,患者和患者家属背向卫生服务站,面向前方,手托下巴的思考,以及从他们脸上流露出的表情,表明了百姓对健康的期待,也表明百姓对健康场所的期待,更表明百姓对整个医改的期待。

by赵亚凝 嘉兴第二医院药学部
摄于2015.1.24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西药房内,在即将搬离工作了几年或十几年的门诊药房前,大家兴高采烈得在一起留影。

by赵亚凝 嘉兴第二医院药学部
摄于2015.9.2号浙江嘉兴第二医院,在去往手术室的路上,主班护师边走边安慰患者,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by赵亚凝 嘉兴第二医院药学部
摄于2015.10.23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在迎接本院建院12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急诊科的护士们自编自导自演发生在2014.7.27嘉兴市城区的大街上,因暴雨积水触电而生命垂危的女孩抢救治愈的整个过程。

by赵亚凝 嘉兴第二医院药学部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它是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解除患者某些病痛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信赖。本组照片记录了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针灸科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by赵亚凝 嘉兴第二医院药学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嘉兴市第二医院针灸科许旭杰医师良好的医术和医德备受广大患者好评,许多病人写信或到院部请求院领导一定要好好表扬许医师,感谢医院培养了这么好的医生。许旭杰医师以实际行动谱写白衣战士的医德之歌,谱写着共产党员之歌,他为青年医师树立了一个勤奋、好学、敬业的好榜样。










by张磊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年1月在内分泌科病房轮转,跟着科室主任查房,患者拒绝服药,科主任亲自喂药喂水,感动大家。

by张磊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群实习护士在护士长带领下给病人打留置针,病人十分怕疼,护士生们集体安慰。

by张磊 浙江中医药大学
患者在肠镜检查,因肠道扭曲,进镜困难,大家齐上阵按压肚子,终于水到渠成到达回盲部!

by郑元蕾 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
小孩子在输液室,打针,既想当勇敢的小朋友,又有点怕的心情。

by杨小翠 杭州市桐庐县中医院
一个行动迟缓,患有帕金森,不愿走路的眩晕症大爷遇到了爱喝酒抽烟,一侧肢体麻木的疑似脑梗大叔.....,



by林戈 浙江省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衢江区人民医院在“创优质服务满意在医院”活动中,医务工作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做到公开透明,优质服务,赢得患者赞誉。

by林戈 浙江省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清晨,骨科病房护士站的晨会开始了,护士长小结工作情况并布置当天工作重点,繁忙紧张的工作开始了,大家按部就班、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

by林戈 浙江省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卫生监督所对市区个体“现代齿科”诊所进行执法检查。重点对诊所内使用的药品、器材及牙科专用材料进行专项检查。

by林戈 浙江省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早晨7点,市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已人头攒动,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by林戈 浙江省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监督所工作人员深入“和康”餐具消毒公司消毒车间一线,对餐具消毒过程的第个环节进行仔细检查监督,保证消毒过程安全、清净,符合规范要求。

by谢军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每当酷暑来临,有这样一支疾控队伍,他们迎着热浪,走村穿巷,驻守在牛棚、猪棚等蚊子滋生地方,努力做好病媒生物的监测与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中华按蚊是目前浙江省唯一的传疟媒介,为掌握传疟媒介的消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评估引起疟疾传播的潜在风险,浙江疾控人在每年的7-9月份,选择监测点进行种群和密度调查,他们不分昼夜,不顾蚊咬,不知疲倦的诱捕着蚊子,继而在实验室潜心进行蚊子的形态学鉴定,以及时掌握当地的疟疾传播风险,为有效根治虫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制相关传染病的蔓延作出努力。










by刘忠萍 临安市人民医院
今年二胎政策开放,科室两个病区70余张床位经常一床难求,走廊、过道加了一床又一床,病房、产房人头攒动,病床、产床、医生、助产士全线告急……产房的几张产床在这段热情的时光里几乎没有空闲过,翻床率百分之几百,无影灯下的身影白天黑夜不间断地守护着产妇、迎接着新生命。这组照片拍摄于凌晨四点多,大部分人都在做着美梦的时候,我们的助产士已经迎接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儿,当时产妇太多产床来不及周转,我们的助产士不容多想,因为新生命马上就要来报到了,立马将平车当成临时产床,因为平车低于一般的产床,协助分娩必须比以往更加的低头弯腰,为了调整到最佳的接生体位,我们的美女助产士没有片刻迟疑,立马双腿一跪,动作利落的打开产包铺起无菌台摆好器械,接生、断脐、缝合一气呵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凝聚的却是助产人最朴实的心愿:母子(女)平安。

by陈劲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妇幼保健院
那天上午我去该院住院部二楼的蓝光治疗室拍摄过程中正好拍到这感人的一幕。一位值班护士发现有个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有些异常,她先叫来了另一个护士一起商量办法,在确认没大碍的情况下又抱在怀中哄了好久,过了十几分钟才使宝宝平静下,然后又喂了奶后继续治疗。

by陈劲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妇幼保健院
我在门诊大厅看到一家四口在秀洲妇幼保健院就医,这时两个孩子同时要喝水,爸爸就先给弟弟喂水。

by郑元蕾 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
护士节走秀节目抓拍

by寇旖旎 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品拍摄于2015年10月杜鹃台风过后,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在协助街道消毒工作的休息间隙,疲累地睡着了

by曹增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党员专家经常深入社区、山村、海岛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图为老年医学科的党员专家为杭州武林街道的离退休老同志义诊服务时,专家与老同志那亲近的场景。老同志们说:“浙一的专家号很难挂到,今天他们来到我们这里,就要抓住机会,仔仔细细地看一看。”

by 曹增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会非常重视职工的文体活动,多次获得浙江大学、省卫计委文体类比赛的冠军或一等奖。图为在该院每年组织开展的职工冬季健身月活动上,一位护士长带领姐妹们参加跳大绳比赛时那“展翅飞翔”的情景。

by楼颖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室,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而在这个还算宽畅的急诊大厅里,急诊病床每天都满员,围满着各种各样的病人、家属,哭泣声、叫喊声、呼救声此起彼伏,医生和护士们来回穿梭着一刻不停地处理着病人,忙乎得似乎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

by曹增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院城站院区
在今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祝五一二国际护士节大会”上,院长王伟林教授与护士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护士兄弟姐妹们表演了自己编排的歌舞等节目,当节目精彩纷呈时,院长拿起手机拍摄起来。作者抓住时机,拍下了这难得的瞬间。

by陈智能 浙江省中医院
这组作品拍摄于医院护理部的一个活动。该活动由各个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参加,利用中药材标本及树叶等制作叶画。

by陈智能 浙江省中医院
我院是浙江游泳队的重要保障单位,图为游泳虎将,奥运冠军——叶诗文来院看牙齿,医生再给她做检查和治疗

by陈智能 浙江省中医院
第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儿科俞景茂教授在国医馆坐诊、带教徒弟们。

by陈智能 浙江省中医院
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率队调研浙江省中医院“一县托两院”(一家省级医院同时全面托管一个县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合作办医模式,医院院长吕宾向他实地介绍工作方案。

by韩浙 浙江省中医院
2013年3月1日开始,浙江省中医院率全省之先开展了志愿者进病房服务。这组照片拍摄于当天及后来的一些情况。

by韩浙 浙江省中医院
这组作品记录的是中国美院志愿者在浙江省中医院儿科病房设立“棉花小豆豆”服务点,与孩子共同玩耍的场景

by黄立权 浙江省中医院
2014年9月26日下午至9月28日上午,由我院院长吕宾担任大会主席的第七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暨美国胃肠病协会首届中国学术论坛在杭成功召开。会后大家对其紧凑、高效、务实的会风赞不绝口。在48小时内,大会不仅交流了近30位国内外顶尖专家的专题报告,还召开了省消化病学会、内镜学会全体委员会议,成立并完成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会30余名青年委员综合能力PK,遴选出了青年委员。在27日的学术会议上,800名参会代表全部在会场一边听取学术报告,一边吃盒饭,与会代表们纷纷在会议微信墙上留言、点赞。 以前会议都是有“大餐”吃的,这次会议当然也有“大餐”——学术大餐,午饭则是简单的盒饭。从会议上,我们可喜地看见了这股清风。

by黄立权 浙江省中医院
医院外科专家程向东教授在手术中。

by黄立权 浙江省中医院
图为医院副院长(护理出身,分管护理)及几位护理部主任的合影。

by蒋红霞 浙江省中医院
2015年12月20日,经过多年建设,医院下沙院区综合楼完成搬迁,正式启用。图为19日,重症医学科率先搬迁进入时的记录。

by蒋红霞 浙江省中医院
外科博士,主任医师,杜卫东在带教实习同学。图为他在向同学们讲解几种容易犯的,必须避免的错误。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讲。

来源: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摄影大赛主页
医护故事,未完待续……
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摄影大赛
期待您用镜头,展现医护真实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大赛投稿和媒体登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