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与健康
2015/6/13 德明中医

    

    点击上方“德明中医”可以订阅哦!

    

     舍得与健康

     大千老师

     如果想要健康就要知道舍的道理,人只有在一种寡欲的状态下才有可能有一个充足的气机。因为人的一生这整个的气机,也可以说是能量团,能量团终究都要散失掉的,只不过散失的大和小,快和慢的问题。只有使散失得缓慢而持久,气机才能一直保持充沛而慢慢地衰老,反之,如果能量团耗散过快,气机就迅速衰弱。人身的气机就像一节干电池一样,用完拉倒,用得越快耗散的电量就越多,电池越容易没有电。西医也说心脏跳动次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要珍惜,珍惜所有的东西不如珍惜生命,珍惜身体。

     得失之间

     所谓“舍”和“得”之间什么关系?回到健康来考虑。比如一个人想得到一个东西或一个成就,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这个过程要不断地耗散自己的精气和神思去完成这件事情。很多人写完书或者做了一个作品就去世了,或者大病一场,可想神思的耗用有多么厉害。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不断地去处理一件事情必然导致神思的耗散,神思的耗散带动气血的耗亡,当强挺着做完事情松懈下来之后,很多病会接踵而至。比如某一个人做一个项目,在此过程中由于非常紧张劳碌,当项目完了之后身体一下垮了住院了,这说明了用心过专会导致的后果。

     比如某些人做一件事呕心沥血(古人的某些用词非常讲究),“呕心”,心藏神,把自己的心神呕耗出来,使自己的气血津液整个的吐出来,最终使自己的神气精华外化出来形成了作品和事业。这样是得到了自己在世间的成就,但同时也挖空了身体的气血和生命。何谓得何谓失呢?得到了别人可以看到的东西,同时失去了本身的气血和精气。反过来说,如果可以适度地在世间做事,并且能够保养气血津液,使其不是很急剧地向外耗散,那么又何是得何是失呢?可以看到,失去的可能是很多成就,但得到了健康的身体。

     人生是匀速跑

     有人问得到了健康的身体,但没有做成事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得过大病小病,只要得过大病的人都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身体这团气机不健旺可以说什么事情都谈不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养生,比如搞IT、贸易的在一段时间内顽强地做事,过度的消耗就相当于过劳死吧,不知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做做休休这样才能持久。像长跑一样上来就是百米冲刺的速度,后果会是什么样?如果匀速跑可以跑完全程并且速度不慢,如果上来就加速跑后果很难想象。同样我们的人生是从我们可以自己作主到死去,长达五六十年、六七十年这么一个长的时间,希望我们大家做匀速跑不要做加速跑。

     有人说老了不行,三四十岁如果不能风风光光,那五六十岁还有什么用,想干什么也干不了,这话是不对的。只要认真保养身体,从现在做起,比如从二三十岁、三四十岁做起,那么身体直到去世前一两年都会是非常健康的,如果这样的保精全神那么可以工作一辈子。山区的很多老头老太太活到百岁还在地里干活,而且不比青年人差,这就说明一个道理,他们失去了花花绿绿的世界,但得到了健旺的身体和一生的安康。但我们是不是提倡把自己封闭在山区做那些事情呢?当然也不提倡,因为人还要明理,他们可能只是昏昏蒙蒙地拥有健康,但并不是了解很多道理并自觉地去实现。所以说既能明理又能实践而为之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只是知道道理但是不愿去做,与其这样不如不知道道理而暗合规律去做更好。

     学会自保

     现在随着社会的加速,大家首先要学会自保,自保就是保我们这团气机,使此团气机健旺不衰,不能过度耗散,过度耗散得不偿失。有人说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不愿意做,很简单,因为外在的物欲的享受确实会给人带来快乐,比如花钱的享受,声色的享受,包括女色的享受,毒品的享受,赌博的诱惑,这些都会使人暂时昏迷心志,做出一些傻事。所以说不愿意,这是一方面。二是人的惯性一直是由内到外的,想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不做不行,父母说也不听,做了之后才知道这事不能做。很多人都是这样,老一辈传下来的一些观点孩子不听,孩子做了知道不行了很多时候已经晚了,木已成舟了。这是一个悲哀,但也不能说完全是一个悲哀,如果没有自己的亲自体验又怎么知道这事情不好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